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84 大事不糊涂 (第1/2页)
吉普车里,杨小涛坐在一旁,身边是揉着眉心的夏老。 这几天,众人吃住都在钢铁厂的办公室会议室里,作为组长更是要起到带头作用。 如今,终于可以回去休息休息了。 “小涛。” “首长!” 夏老摆手,“这次你们给出的报告,老陈看了,很有科学性,也很有条理。” 杨小涛听了脸上没有变化,接着就听到夏老继续开口,“对于氧气顶吹转炉这项新技术,老陈早就关注了,只是一直没有深入了解。” “上次实验成功后,报告就是他审阅,然后做出迅速推广的决定。” “这次意外,他来这里主持工作,也想确认一下到底是不是技术本身存在的隐患。” 夏老说完,随后露出欣慰笑容。 “事实证明,这项技术本身是没有问题,这为我们接下来全国推广打消了疑虑。” “上级领导得到这消息也是欣慰。” 杨小涛点头,“这项技术若是能够推广开,对钢铁产量意义重大。” “对。” 夏老应了一声,不过很快又恢复惆怅。 “但事故的发生,总会带来影响!” “毕竟,这不同于以前,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也没有正确的方法啊。” 杨小涛明白,这次事故后,一些持中立态度的人肯定会打退堂鼓。 既然以前的平炉能用,也能跟得上需求、任务,为什么要冒险去搞新技术? 只要完成任务就行。 而那些原本跃跃欲试想要提升的人,也会变得犹豫。 石山钢铁厂这么大的工厂都消化不了的新技术,他们可以吗? 万一再出事怎么办? 尤其是那些厂长和领导,他们考虑的更多。 两人沉默着,车子往机械厂驶去! 快到机械厂门口时候,杨小涛还是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首长!” 夏老看过来,杨小涛一脸坚定。 “我认为,这项新技术不能这样拖下去。” “时间久了,就会让人安逸,让人习惯,让人忘掉这项技术。” “而时间恰恰是我们最没有办法掌控的存在,与其等着,不如主动点。” 夏老侧头,看着略带稚嫩的脸庞,一副正经的模样,不由问道,“那你说说,怎么主动点?” “既然大家都有顾虑,那就公开的来一次现场演练!” “让大家亲临现场,都看看如何正确cao作,如何正确的使用这项新技术。” 杨小涛说完,夏老拍了拍前座,司机会意,将车子停在路边。 “具体说说!” “是!” 杨小涛整理好思路,开启说起来。 “首长,这次事故虽然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却也给我们提个醒,挑出许多隐患。” “尤其是通过调查发现,暴露出很多平时不注意的问题。” “不论是管理上,还是思维意识上,工厂领导、技术员都没有做好准备,就冒然开始,说实在的,这样的结果幸好是现在出现,若是等大量投产后,再爆发的话,那将是灾难性的。” “现在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让我们早发现问题,早解决,早预防。” “借此,我们可以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工作,进行风险监控.” 杨小涛说着,夏老总觉得嘴巴上少根东西,不得劲。 但耳朵里,又被杨小涛说到了心坎里。 一时间也没了摸索的心思。 “所以,我觉得可以充分吸取这次经验教训,完善钢铁厂的管理体系!” “然后通过一次现场演练,将这些经验传授出去,将新技术的优点告诉大家,重拾大家对新技术的信心。” 杨小涛说完就看向夏老。 夏老深吸气,并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 在心里盘算得失,随后开口。 “你想过没有,这其中的风险。” 杨小涛点头,“想过,但我觉得,这种有益于革命建设的好事,总得有人来做。” “我们机械厂,愿意做这个开路先锋。” 夏老靠在椅背上,拉开车门,冷风灌入车内,让整个人都变得冷清。 “将你想的,写份报告,周一下班前,放到我的桌上。” 杨小涛面色欣喜,“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车子再次启程,杨小涛在机械厂大门口下车,随后目送车子离开。 摸了摸胡茬,身后安仲生领着李俊明两人下了车,一起过来。 “杨总,我们先回去了。” 安仲生心里还在想着钢铁厂锅炉的事,这次去调查,两相比对后,也发现工厂里不少隐患。 这会儿就想着赶紧回去,免得多生事端。 杨小涛想起任务,看着安仲生三人说道,“刚才我跟夏老说起这次事故,我需要你回去后,将看到的问题卸下来,然后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包括出现问题后的应急措施.” “其实就是个新的管理条例,周一上午,交给我。” 杨小涛说完,安仲生明白,“好,回去我就写。” 随即,杨小涛安排人用车将三人送回钢铁厂,随后转身往机械厂走去。 半下午的时候,工厂里一片忙碌。 过了大门,杨小涛就发现道路两侧的横幅上,毛笔大字又变了。 原先是欢迎各界人士访问指导。 现在成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显然,机械厂紧跟实事啊。 “小涛,回来了,快,说说怎么回事。” “你这一去可是大半个周啊,都咋样?” “这一天天的等消息,可就报纸上的只言片语,具体啥情况?” 杨小涛刚到办公室坐下,娄晓娥将水杯递过来,陈宫和杨佑宁就一前一后跑进来,看到杨小涛开口就问。 只是见杨小涛这副模样,一看就知道这几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