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_1130 方向很关键,一窝都端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30 方向很关键,一窝都端了 (第2/6页)

院还能腾出来。

    杨小涛却是拒绝,家属院啥情况他知道。

    说实在的,不论从大小还是方便上,都不如四合院住的舒服。

    尤其是楼上楼下的,有了孩子住不来,闹腾起来更是麻烦。

    再说了,在这四合院住习惯了,杨小涛也不想搬家。

    杨佑宁见此也没说啥,确定没问题后,开车离开。

    前脚杨佑宁刚走,后面小波就从前门下来,然后找到杨小涛。

    杨小涛将其领进书房,两人坐下。

    “杨总,这是我们从刘光齐那里问出来的。”

    小波将一份文件递给杨小涛,“据刘光齐交代,对方是来自联盟的特殊机构,这次接近四合院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有关玉米的情报!”

    “余主任让我来确认一下,到底有没有影响!”

    杨小涛眉头一皱,然后看起文件上的内容。

    只是看了一半,杨小涛嘴角就露出笑容。

    文件上说,联盟得知杨小涛能够研发出抗盐碱的玉米,所以认定杨小涛具备某种技术,可以提升基因的控制技术。

    说的很模糊,但杨小涛清楚,上次给盖尔特几人的基因突变原理还是被联盟关注,这次应该是受到血玉的刺激。

    不过,这刘光齐也是个人才,单单从秦淮茹那里听说空壳玉米,从棒梗偷得盐碱土壤,竟然脑补出一份研究资料,核心观点竟然是盐!

    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而更让杨小涛哭笑不得的是,联盟那些人竟然还真相信了。

    “杨总,余主任想要知道,那份报告的价值!”

    杨小涛将文件放起来,随即笑着,“价值?如果从学术上来说,这份伪造出来的文件,简直就是狗屁!”

    小波听了心里放下心来,就怕刘光齐从杨小涛这里搞到点东西,那样对国家来说,将是最大的损失。

    只是又见杨小涛脸色郑重起来,小波心里又是提起来。

    “可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说,能够让联盟走上一条错误的研究方向,并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我想,这份报告对咱们的价值,应该是无量的!”

    杨小涛说完,目露精光!

    联盟,呵呵!

    现在是联盟,搁在以前,那可是罗刹国啊!

    当年侵占领土最多的,就数他了。

    何况,现在的联盟对国内可不算是友好。

    能够通过杂交玉米连续坑他们几次,也算是出口恶气。

    就在杨小涛脸上杀机一闪而逝的时候,一旁的小波登时张大嘴巴,心里一时没转过弯来。

    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个中关窍,看向杨小涛的目光,多了份忌惮。

    这家伙,跟他们主任一个样,看起来人畜无害,可要阴起人来,防不胜防。

    “那个,我先回去跟主任说下!”

    见杨小涛说完,小波也不停留,起身就往外走!

    “刚来就走,留下喝点水啊!”

    杨小涛起身相送,却发现小波速度飞快,都跑出院子了才挥手喊道,“我还有事,下次再来!”

    说着几套跑过了垂花门,让杨小涛看了很是认可,“果然,这才是干事的人!”

    说着杨小涛回到屋里,又想起小波说起秦淮茹跟贾张氏偷偷挖空心玉米粒的事,也算是给他提个醒。

    以后没有把握的话,宁可放在空间里,也不能留下马脚。

    好在这次能圆过去,若是被有心人发现了,解释起来都是麻烦。

    自己总不能暴露出来小薇吧。

    那样,估计自己也没了自由!

    杨小涛回到书房继续研究变速箱图纸。

    外面,冉母跟冉秋叶在院里串门,虽然出不了大门,但也不妨碍串门联络感情。

    当然,就是苦了冉父,这段时间只能自己做饭了。

    “阿嚏!”

    七机部,研究中心。

    冉父捂着鼻子,使劲揉了下,才看向面前的数据表。

    身旁的沈荣关心道,“主任,你这两天没回家休息了,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的!”

    冉父紧了紧身上的棉大衣,对沈荣的话无动于衷。

    沈荣见了,无奈摇头。

    冉父这工作起来就不管不顾的性子,在西北的时候就见识过。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连续干了三个通宵,然后就在实验现场站着睡了。

    直到实验数据成功了,才有人听到冉父的鼾声,这才发现。

    “这数据比先前稳定多了!”

    良久冉父将数据表放下,脸上露出欣慰神色。

    “这说明,我们的思路、方向是正确的,提高精密度,能够更高的稳定主体,减少容错率!”

    “而且,这种提高,有助于导弹的稳定性。看…”

    冉父将数据单放到桌前,指着两项数据说道,“先前咱们考虑过温度的影响。”

    “毕竟咱们国家太大了,南边热,北边的冷…”

    冉父越说越兴奋,沈荣只能在一旁听着。

    “主任!我明白您的意思。”

    沈荣等冉父说完,赶紧开口,“不过,您想过没有。”

    “这么精密的部件,可不算谁都能做出来的。”

    “而且,将来咱们国家需要的可不是几枚,几十枚,有个能是成千上万枚…”

    沈荣说着,冉父面色一僵。

    他清楚,沈荣说的没问题。

    “所以,我认为要么解决生产制造问题。”

    “要么就降低标准,采用普适性较强的。”

    冉父听了沉默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