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 盛开的白莲花 烧钱的八卦炉 (第3/6页)
不管你是聪明还是伶俐,考不好,照样回家竹笋炒rou! 只不过,现在的杨家庄小学班级多了,学生也多了。 想要拿出这份奖励,可不是以前那样,杨小涛一个人就能包圆。 好在现在是正式学校了,也能向上级申请一些福利,再加上杨小涛从机械厂那里拉的赞助,再从系统那里扣一点,虽然发到优秀学生手里没多少,却也是一种荣誉。 尤其是三五块钱,对孩子们来说,他们能挣钱了,这种感觉,这种思维的转变,让孩子们逐渐走向成熟。 当然,村里对杨小涛一直那自己的钱补贴学校是有意见的,但杨小涛坚持,冉秋叶也觉得能够承受,杨大壮几人也没办法。 中午,杨小涛在家里摆了酒席,算是提前请大家过年,喝酒。 桌上不仅有村里的老人,还有学校的老师。 亲自下厨热闹一番,更是跟洪老师聊了一会儿,说起机械厂的比武大会,说道家里有了电视机。 桌上的人虽然听冉秋叶说起过,这会儿听杨小涛说电视上演的节目,各个心里痒痒。 又说起延州建立钢铁厂的事,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去做,总会做出来的。 洪老师认真听着,不时端起酒杯喝一口。 杨小涛看出来,洪老师是既开心,又有些愁苦。 开心国家发展,革命建设越来越好。 苦闷自己只能在这村里看着听着,一腔抱负,只能就在三尺讲台上。 杨小涛清楚洪老师的感觉,但他也是无能为力。 现在已经是65年了,明年将会是什么样,他自己也没把握。 甚至,现在一些苗头已经出来了,只是还没有那么明显。 上次那轧钢厂的王主任,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些事,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改变,但谁知道会不会回到原先的轨迹? 不过杨小涛也清楚,这只是个平行世界,有些事,只要努力,还是可以改变的。 就像面前的洪老师。 他现在做的,已经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顿酒下来,已经是下午三点。 收拾一番,杨小涛才带着冉秋叶和杨太爷回到四合院。 四合院里,冉母和冉父看着三个小家伙,等杨小涛他们回来时,好久没见母亲的端午直接跑到冉秋叶怀里,两个女儿坐在床上,也是伸手直扑腾。 屋子里,冉秋叶跟冉母看着孩子,杨小涛跟冉父来到书房。 杨小涛可不觉得冉父有空来家里坐坐,他现在可是大忙人。 “爸,都快过年了,你们还这么忙?” 杨小涛坐在一旁,拿出水壶泡茶。 冉父坐在椅子上,看着桌上的书,随手翻了下,竟然是化学方面的,“能不忙吗,越到过年越忙。” “咋说?” 冉父拿起杨小涛做的笔记,翻看着,不在意说道,“过年了,拜年时候人家问你今年干了啥,总不能说啥成绩没出吧。” 杨小涛笑笑,“估计也就你们这样拜年吧!” “你这是,转学化学了?” 冉父指着本子上的化学方程式,这段时间杨小涛为了合理的解释肥皂配方,特意补充一下化学方面的知识。 还别说,前世高中化学知识,竟然一点点的回忆起来。 现在列化学元素表背着,方程式都会标价了! “看看,学无止境嘛!” 杨小涛说着,冉父放下东西,随即认真说道,“我那还有些留学时的资料,你想学的话,该天拿回来。” 对于杨小涛肯学习冉父是支持的,但涉及到选择领域,冉父还是想将杨小涛往物理上引导。 毕竟杨小涛学好了物理,将来也能更好的合作。 这点上,冉父是有私心的。 对于冉父的馈赠,杨小涛当然不会拒绝。 两人又聊了会,屋外冉母和冉秋叶已经准备晚饭了,冉父才进入正题。 “上次有你帮忙,实验进展迅速。” “不过,这样也有个问题。” 冉父端着杯子仔细说出需求。 跟钱老商量后,冉父这几天就想着解决办法。 当前工业水平达不到,那就努力提升制造水平啊! 以前没办法,但现在,国内机床,机器制造都有了起色,为什么不试试呢? 与其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冉父就想到了自己的好女婿,杨小涛! 别人不行,杨小涛未必不行。 连启明星那种机床都能仿制,连半自动铣床都能做出来,这研究更高精度的机床,成功的几率,也比其他人大吧。 冉父将情况说出,杨小涛听着点头。 单纯手搓,他一年能做几台? 总不能别的事不干,就搓导弹吧。 况且,未来可是机械制造的世界,单纯手工,在某些领域或许还有市场,其他的早晚都会被替代。 “您怎么想的?” 杨小涛也来了兴趣,说实在的,机床的每一次升级,对工业发展来说,都是一次跳跃。 眼下,国内的机床发展水平,最少落后西方国家五十年,想要迎头赶上,就必须不断跳跃。 “我这能想啥?还是靠你们!” 冉父光棍的一推手,这只是她他个人想法。 再说了,七机部有能力参与研究吗? 杨小涛深吸一口气,“好吧,这件事我会适当时候提出来。尽快立项!” “不过,爸,这机床升级少不了一些资料,图书馆您也看了,里面东西未必有用,您看…” 冉父知道杨小涛说的没错,略一思考便点头应下,“这个我会联系下上级,让他们想想办法。” “那行,有了资料,我们也能更好的升级。” 两人又针对部件精度需求商量一番,最后才出门准备吃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