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32 盛开的白莲花 烧钱的八卦炉 (第6/6页)
br> “您看下后面就知道了。” 杨小涛放开后面的明细。 只见罗列了一长串的化学试剂名称,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各种酸和各种碱。 当然,这些东西加起来也没啥,毕竟有化工厂在,用的都是成本价。 但最后一行直接让杨小涛脑袋瓜子疼。 钨精矿,就是经过筛选后简单加工的矿石。 单单这一项的开支,就占了九成九。 想到钨合金在国内的稀有程度,即便是钨精矿也不便宜。 “这才多久,就用了这么多?” 杨小涛感觉有点上火,这老道才回来到小年,满打满算两个月,这消耗的也太快了吧。 怪不得这几天老道起早贪黑的,也不坐车上下班了。 原以为是全心投入工作中,现在看来,估计是躲着他吧。 “这个老道。” 杨小涛深吸气,还是在后面签了字。 没办法,东西已经用了,不签也不行。 再说了,这时候要是叫停,那这些投入不是打了水漂? 现在杨小涛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化工一厂研发出肥皂的新工艺后,会选择秘而不发,吃独食呢。 实在是科研这快,太耗钱了。 不回血,以后怎么继续研究? 单单一个实验,就将研发科的经费花的不剩,要不是机械厂先前给研发科的经费足够,加上他的帮忙,少走了许多弯路,也算是避免了损失,否怎真供应不起啊。 即便如此,这样的消耗,再持续一段时间,估计就得找老杨申请了。 “听说最近一直没停下,就在安排的试验区里,不断试验。” “后勤的同志说,他们那里不让人进去,说是太危险了,而且用完的东西也要他们自己处理,不让人碰” 娄晓娥说着,杨小涛已经起身,准备去看看。 若是还没有紧张,说不得要,节省点了。 在厂区里穿行,很快来到东南角上,这里是划分给合金研究小组的试验区。 刚走近,就看到外面有保卫科的科员负责守卫,杨小涛点头走进去。 试验区是一片空旷的厂房,以前是盛放钢材的,现在经过改造后,周围加了暖气片,也不算冷。 走进来,就看到中间位置上,一群人围着‘炼丹炉’转着,神情严肃。 在他们周围,还有几个被保护起来的桶,周围还有人专门负责看管。 杨小涛走进来到的时候,老道正在一旁指挥者,身旁徐宁几人穿着把大褂,带着口罩,手上也是橡皮手套,专心的在炉子前cao作。 杨小涛悄悄来到跟前,“这是干嘛?” 老道没注意杨小涛过来,听到声音吓了一跳,不过看杨小涛瞅着里面,捋了下胡子,“这里面是强酸。” “上次用的碱,不过实验不理想。” 老道说着,见杨小涛没有上来就兴师问罪,便开始讲解起实验来。 徐宁几人也发现了杨小涛,脸上都闪过一抹尴尬,跟杨小涛打个招呼后,就继续盯着炉子。 “我说怎么用了这么多材料呢。” 杨小涛听他们说一点一点的实验过来,哪还不清楚材料耗费在哪里? 这还没搞钨合金呢,花费就这么大了,真要搞起来,估计. 怪不得七机部的王首长跑出几个学生就不管这事了。 肯定是知道研发困难,消耗太大啊。 也就他们机械厂,这次成了冤大头。 杨小涛的话没人接,主要是几人都不知道怎么说。 老道继续捋着胡子,反正钱已经花了,他最看的开。 杨小涛将目光放在实验上,还看着一旁的温度计。 杨小涛看了眼,七十多度了。 “这是加热反应?” “对,他们从书上看的,正在验证。” 杨小涛点头,在一旁看着,不过却是离炉子远一些。 前世上学的时候,老师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的,对待强酸强碱,必须小心谨慎。 这东西沾到皮肤上,那可不是划到口子那么简单。 “温度七十五,要不要加?” 老道在一旁喊着,徐宁几人正观察着里面的反应,闻言摇头,“还是不行,再加点温度。” 老道听了,快速拿出一根铁棒子,在炉子底下捅了两下,然后杨小涛就发现,一旁的温度计正在缓慢上升。 “这捣了两下,就升温了?是啥原理?” “嘿,这就不懂了吧,这就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炼丹炉。” 老道笑呵呵着,“这从外面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个炉子,但内里构造可是经过设计的。” “这!看到没。” 老道低头趴下,用铁棒指了指下面,“这就是老祖宗的本事。” 杨小涛跟着趴下看看,下面竟然有一个类似八卦的设置,“这是控制火候的风门,只要转动这八卦图,就能调节风速,从而达到温度.” “所以,这炉子,又叫八卦炉。” 老道认真的说着,很是得意。 “八卦炉?老君烧猴子的那个?” 老道故作高深,“这,艺术来源于现实,说不定就是呢。” “你就扯吧,花了那么多钱,都被这炉子烧没了,我还没找你呢。” 老道不在意的摸摸胡子,“放心,那些,早晚给你挣回来。” “呵,挣不回来也没事,方阵这东西也算是老古董啊,到时候买了,也能值不少钱。” 杨小涛故意刺激着老道,毫不理会将胡子拉的笔直。 但心里面还是被这炉子勾起了兴趣。 在那个没有温控的年代,这炉子,能够通过改变进气大小控制炉内温度,可是了不得的设计。 “有机会,一定要拆开看看,好好学学老祖宗的手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