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32 一拍即合 (第1/2页)
机械厂。 杨小涛将车子停在办公楼前,宣传科的几人恰好路过,一个个目中带光。 可惜,自从杨总骑车后,这后座上就没做过人。 哪怕是男的也没有。 下车走进办公楼,刘怀民与陈宫正忙着安排人手货物,这两百多人安排到西北,可得跟其他部门打好招呼,不仅要开出证明上火车,还要安排人手看着,别出乱子。 两人忙的不可开交,看到杨小涛来了立马抓了壮丁。 “货物还没清点好,你去车队看着点。” 陈宫抛下一句话就去前面忙活,杨小涛本来想着去趟钢铁厂,看看那边的情况。 没法子,也只能去帮着点了。 来到车队,刘军正在指挥众人往车上搬运东西。 现在机械厂的车队比起轧钢厂时,数量不仅翻了两倍,还都换成了黄河重卡,运输货物比往日多了数倍。 至于淘换下来的解放,则是交给了一分厂、木工厂等分属工厂。 “杨总。” 见到杨小涛,刘军立马上前打招呼。 分了一支烟,杨小涛看着已经有车子装好了,随口问道,“都忙活完了?” “嗯,大部分都装好了,后勤的正在统计。” “火车站那边联系的怎样?” “听说车站已经单独开了一节车厢,一节车皮,专门给咱们用。” “那就成。” 随即杨小涛在车队里查看起来。 这次运输的主要还是米面,毕竟四九城的人去了西北,短时间内还需要适应当地的风俗。 好在西北那边跟这里差不多,都是以面食为主。 前世杨小涛出差去南方仨月,连着吃了三个月的大米饭,那感觉. 只记得回到家后,抱着老面馒头就啃了俩。 “杨总,电话。” 就在杨小涛查看进度的时候,娄晓娥从一旁跑来,“杨总,西北的洪厂长电话找您。” “老洪?” “莫不是知道好消息表示感谢?” 杨小涛笑着,身边的车队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你们先忙,注意清点,我去一下。” 回到办公室,拿起电话打回去。 “老洪,怎么有功夫打电话啊,是不是专程感谢?” “哈哈,杨总,当然要感谢了,能够来这么多同志,立马就解决了大难题啊。” 电话里传来洪厂长爽朗的声音,“我在这里可是听说了,咱们厂做了了不得的大事。” “我们在这边,也心急啊,总不能一直给总厂拖后腿啊。” 杨小涛坐在桌子上,“什么拖后腿,现在分厂不也承担任务了吗?” “我相信,以后分厂会越来越好,给这边分担更多任务。” “好,借你吉言。” 两人寒暄一会儿,洪厂长说到正事上。 “杨总,今天隔壁的方厂长,伱知道的。” “知道,老方,人很不错,上次还说要窖藏一坛酒,等着我去喝呢。结果没去成,不知道给没给留着。” 杨小涛哈哈笑着,对面洪厂长也笑起来,那酒,自然被他们给喝了。 “今天老方过来找我,提出一件事,跟你说下。” 随即就将两厂合并的事说了下。 “真的?他真的这么要求?” “没错,天刚亮,我这边得到咱们的消息没多久,他就过来了.” 前后经过说了下,最后那句‘人心散了’让杨小涛明白,有了对比,自然就有了欲望。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何况,西北第二制造厂的情况,杨小涛多少还是了解的。 要不是高压锅、安全带的出现让他们回了一波血,估计现在情况更严峻。 毕竟西北的工业体系还没健全,早些时候还能用国内任务订单维持,现在嘛,内陆的工厂好多都没有活干,他们这里更不用说了。 至于机械厂则是不同,生产的成品要么是开往国外的,要么就是机床这种国内需求缺口很大的,不愁没有任务。 这年头,有任务,才能挣钱养家啊。 “老洪,你是怎么想的?” 虽然在心里希望将其吞并,增加分厂的实力。 但实际情况还需要洪厂长来决定,自己离那里太远,有些事不清楚。 而且人数增加了,后勤压力自然就变大了,机械厂也不是地主,家里余粮也不多啊。 洪厂长沉思片刻,随后说道,“我考虑过,并入第二制造厂,短期内可能会有些小问题,但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其他的不说,单单制造厂中的机器和熟练工人,这方面若是消化吸收后,对分厂的发展十分有利。” 杨小涛点头,这点他也考虑到了。 不过后勤的事 转念一想这后勤也不用他cao心,只要洪厂长他们没意见,自己有啥好拒绝的? “行,我跟老刘打个招呼,不过原则上,我们是同意的。” “等上级决定就行。” “好,我这就跟老方联系,同时跟这边的上级沟通下。” 洪厂长也是急急火火的性子,说完就挂断电话。 杨小涛来到大会议室,刘怀民正等着跟出发的工人做动员,站在一旁心里盘算着什么。 “你不是去车队看着点吗?” “有点事,接到洪厂长的电话.” 将事情告诉刘怀民,对方立马瞪大眼睛,想也不想的开口,“这是好事啊,有啥好想的,我这就去给黄老打电话。” 说着人就往办公室跑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