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 大宅门,白家 (第2/2页)
李怀德走在最后,看着王浩上前关上大门,目光闪烁,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影,许大茂。 “杨总,这次请您来是有件事跟您说下。” 还没上菜,白景述便开口说道。 “你说。” “是这样的,我从季香,季主任那里了解到,这次咱们四九城的研究多亏了您” 白景述说起来,杨小涛冷静坐着,不过提到季香,显然对方是一个圈子的人。 “我听说,您建议搞膏药跟中医培训班,是否有此事?” 杨小涛端起水杯点头,“对,是有这件事。” “太好了。” “杨总,我想让您帮忙争取一下,咱们红星制药厂负责生产膏药行不行?” “膏药?” 这下杨小涛有些摸不准头脑了。 “你确定?这件事可不是小事。这制药厂现在规模不显,便是制造膏药,能跟得上需求?” 话音落下,白景述露出自信的笑容。 “杨总,制药厂的未来规划中,梅花消毒液作为主力产品,这膏药和抗生素的生产也会成为支柱。” “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建设膏药生产车间了。” “现在主要的是获得生产的资质,只要能够生产,我们保证,三天之内将膏药生产出来。” 白景述说完,杨小涛在一旁点头。 “何况我们生产的梅花消毒液已经在国外打出名声,若是想要膏药也出国挣钱,我建议还是用梅花的名称,这样不仅增强梅花牌的产品效应,也能让外国人容易接受,迅速打开市场。” “这对我们今后的产品也很重要。” 白景述说完,杨小涛略有所思。 挣钱,尤其是趁这时候挣外汇是必须的。 不过以当下国外的情况,只要国内的‘特效药’出现,肯定是疯抢的状态。 之所以国外的人还在克制,那是因为国内治愈的病例太少了。
而且做的报告‘太深奥’了,让他们用仪器研究的机会都没有。 众多研究机构只能观望,等着华夏这边的动静。 在杨小涛看来,这观望用不了多久,就能变成现实。 王院长已经带着团队去了粤府,相信用不了多久,好消息就会陆续传来。 到那时,市场将再次投向华夏。 那时候,梅花消毒液创造的外汇奇迹,将再次上演。 甚至这次会更加疯狂。 “这件事我会跟上级汇报,同时努力争取的。” 杨小涛不敢把话说太满,生怕到时候打脸。 但在白景述看来,只要杨小涛同意了,这事就成了大半。 她可是从季香那里知道,杨小涛身上的负责人身份还没卸任呢。 这要是加上自己的能力,这件事十有八九。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做出来的膏药有没有药效。 这点要尽快做出来点,送到粤府那里实验下。 “如此就感谢杨总了。” “不用,都是机械厂的一份子,应该的。” 杨小涛客气着,随后白景述招呼人上菜,众人吃完饭杨小涛便在白景述的带领下参观起制药厂。 不得不说,专业的事情还得专业的来。 眼前的制药厂已经跟上次看到的截然不同。 就连梅花消毒液生产车间也做了整改,管理方面也更加有序,比起徐远山代管的时候强了不少。 最后两人来到膏药生产车间,看着车间中多出来的几个头发斑白的老头,杨小涛清楚,这些人应该是白景述请来的。 当然,这种事情越多越好,最好都成为制药厂的工人。 “白厂长,不知您对李怀德了解多少?” 看了一会儿,杨小涛突然开口询问。 白景述一愣,显然没想到杨小涛会问这个问题。 “李科长吗?” “这是上级派来的,组织宣传的,我了解不多。” 白景述虽然诧异,也听出杨小涛话中的警惕,所以只是实话实说。 她来这里的时候,只知道自己要成为制药厂的厂长,尽快将工厂完善起来,然后惠国惠民。 至于其他人事,由上级安排就行。 “您知道是谁安排进来的吗?” 这问题杨小涛也曾问起过夏老,但对方只是说了上面安排的。 具体是谁没说。 杨小涛猜测夏老应该是不知道,要不然早就说了。 “不清楚。” 听到白景述这样回答,杨小涛也是心里失望。 “不过,我可以让人打听下。” “这位李科长有问题吗?” 白景述见杨小涛多次问起李怀德,也来了兴趣,随即问道。 “这家伙将自己的岳母举报了,说是资本家小姐出身.” 杨小涛没说以前在轧钢厂的事,现在说了,会让人觉得自己在翻旧账。 但眼下的事情正好说。 听杨小涛说完,白景述的脸色难堪。 手下有这样的人,尤其还是这种阴毒的小人,而她也曾经是‘资本’的一员,搞不好真能背后捅一刀。 不过,作为大家族培养的继承人,喜怒不形于色还是能做到的,脸色迅速恢复过来,“好的,这人我会注意的。” 见对方将话听进去了,杨小涛也没再多说。 又在工厂参观一番,杨小涛便跟白景述告辞,带着王浩离开。 至于膏药的事,等回了机械厂,跟邓大伯商量下。 毕竟白景述说的,确实有道理。 利用梅花消毒液打开的口碑,生产出来的膏药才能尽快得到认同,才能挽救更多的人命。 当然,争取外汇,打响知名度,也是很必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