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2章 中华第一股 (第2/3页)
型公园一样优美漂亮,设施齐全。 春节一过,李云海夫妇受邀前往上海。 1993年,沪股开市第一天,四海集团将在A股上市。 这个新闻早就传遍了海内外。 国内的股民,积攒了资金,连夜排着队到证券交易所外排队,抢购股票。 这一年的新股上市,想购买股票,还需要股票认购证。 我国股票市场刚刚起步,股票认购证成为当时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凭证。 由于数量有限,这张小小的认购证,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宝贝。 一时间,股票认购证成为了人们争相抢夺的投资机会。 开市当天,李云海、林芝、沈秀兰、倪教授、赵金平、蒋志军、林小凤、朱林、龚洁等集团高管,一起上台。 敲钟仪式由李云海执行。 香江四海公司已经上过一次市,再次上市,李云海内心毫无波澜。 敲钟以后,李云海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请问李总,四海集团在A股的表现,你觉得能比得上香江四海集团吗?” “肯定可以!请大家拭目以待!” “请问李总,你觉得四海集团的估值能达到多少?” “我以为是十万亿!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请你们耐心等待,总有一天会达到,如果没达到,就请继续等待。” 全场哄堂大笑。 1993年,陆家嘴晋级,以124亿元的总市值问鼎股王。 国内的股市刚刚起步。 李云海说十万亿的市值,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大家觉得,李总这是幽默,相当于随口开了个玩笑。 四海集团是巨无霸,但当时国内的股民购买力有限。 虽然炒股的人并不少,但总量和盘子只有这么大。 四海集团上市以后,到底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市值,谁也不知道。 上交所的主任张红兵,很看好四海集团的上市,甚至以为市值可以达到500亿到1000亿,成为真正的沪市第一股。 李云海当然也希望如此。 当天开锣以后,四海集团的股价便一路上扬。 这种上涨的趋势,有如长虹贯日,势不可挡。 在股民们的炒作下,当天收盘时,四海集团的总市值,上涨到了536亿人民币! 虽然离千亿目标还有一半的距离,但也并不妨碍四海集团成为中华第一股。 新股上市,市值大涨! 四海集团上上下下,一片欢欣鼓舞。 晚上,李云海在上海和平饭店大宴宾客。 李云海因为很少来上海,在这边没有置办房地产,也没有兴建四海大厦。 这次公司成功上市,引起了当地政署的重视关注和重视。 在酒宴上,领导们纷纷找李云海拼酒。 “李总,恭喜啊!四海集团在A股上市,市值狂飙,成为中华第一股!” “四海集团当之无愧!” “放眼宇内,谁敢在A股横刀立马?唯有四海集团!” “四海集团能生产光刻机、芯片、电脑、手机,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别说五百亿,便是突破五千亿,我也不会觉得惊讶!国外的科技公司,动不动就是千亿大企业,万亿大企业,我们国内的企业也可以做得到!四海集团就是这样的企业!” 李云海听着无数人的夸奖,不由得有些飘飘然。 他也是凡夫俗子,喜欢听这些奉承的话。 何况他当得起这样的称赞。 林芝看他脸色沉静,但是双眼有些迷离,便知道他喝多了。 李云海就是这样,喝多了以后,并不会脸红脖子粗,这样其实并不好,酒气散发不出来,憋在体内。 李云海哈哈笑道:“各位领导,你们谬赞了啊!我不敢当!四海集团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各位领导的鼎力支持!我代表公司全体同仁,敬各位领导一杯酒。” 有人说道:“李老板,你再牛,也不能一杯酒敬我们这么多位领导吧?” 林芝轻轻扯了扯丈夫的衣服。 李云海的酒,瞬间醒了三分。 这是有人故意挑事,想让李云海醉死在这里? 李云海呵呵笑道:“我已经不胜酒力,先干为敬。” 他当然不会傻到一个一个分开去敬。 管他们喝不喝呢? 老子就这么敬了! 市署的领导,出乎意料之外,个个都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他们各自喝光了杯里的酒,说道:“谢谢李总的敬酒。” 酒过三巡,市署领导说道:“李总,你们公司在沪上市,你是不是也应该到我们这里来建一座摩天大厦?” 李云海轻抚心口,压下一股酒气,说道:“我正有这个想法,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让人流连忘返。嗯,我们建大厦的计划,将于今年启动。到时我会派人过来考察。” 市署领导道:“不必考察了,我们的陆家嘴就是最好的地方!那边有几块土地,就是为你准备的。你只要答应一声同意投资,你想要哪块地,我们就给你批哪块地,所有的优惠政策,我们全给!” 李云海道:“多谢各位领导的美意,那我就不客气了?” 领导笑道:“你可千万别跟我们客气。你要是全部拿下来,我们会很感激你的。” 众人哈哈大笑。 李云海趁着醉意,做出了在陆家嘴投资摩天大楼的决定。 这笔投资,总额将高达100亿人民币。 领导听了大喜,又拉着李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