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0章 同行都是冤家 (第1/2页)
第379章同行都是冤家 进入4月份。 更多人以移民为时髦,有钱人移民的国家多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至于没钱的,就去那些没听过的国家。 专业人士也大范围移民。 这些人包括面比较广,主要有医生、律师、会计、核算师、演员、管理层、文员等,他们大都是社会的精英。 这一波人可以成为技术移民。 下系不少职员也选择移民出去。 人们见面头一句话已由传统的问话方式,“吃了没有?”改为“移了没有?” 能见各个楼上有移民的,这种事情极为常见。 搬家公司的大卡车开进来,楼上装订好的大木箱又搬下来,行李送到码头,装进集装箱就漂洋过海,能拿的都拿走,拿不走的好端赌家具抛在楼下都不要。 移民者从表情看,不敢是趾高气扬,但起码没有垂头丧气的表情。 自称也变成了某某国人,嗓门也大上几声,好似怕人听不到。 而这里的楼价本来就是全世界最高,结果移民人多,你卖房,我卖屋,市场经济,供大于求,居然导致楼价有些下跌的迹象。 对于本地很多人来,移民这个词是个常用词。 很多导演都会采取这个题材拍电影。 除了移民外,不少企业也开始兴起迁册的举动。 如果从今年算起,每年约有2万港人离开。 走的走,留的留。 出来视察的徐洛走在街头上,听到的也都是关于移民的话题。 这大概是大家目前最关注的事情。 没能移出去的,羡慕能够移出去的人。 邱淑贞跟他道:“我好几个同学都移民出去了,听去了加拿大,那边真的很好嘛?” “去加拿大?”徐洛摇头,道:“加拿大确实是地广人稀,刚去的时候肯定看什么都新鲜,但如果去的人太多,而自己又没什么积蓄的话,估计一份工作起码几十个人抢。” “而且加拿大的经济一般,就业也难,一个职位一群人抢,自相残杀,工资也降下来,等于在这里失去个好工作,高工资,到加拿大抢了个低位子,变成低工资。” 除此之外,许多专业人士虽是全家移民,住不到一定时间拿不到正式居留证,所以老婆和孩子在那里坐“移民监”,而丈夫变成“太空人”。 为了生活,舍不得这边的工作,两边飞。 家庭问题又来了,夫妻长期分开,不是太太在那边“红杏出墙”,就是老公在这边“另结新欢”,最后“东窗事发”,一拍两散。 光报纸的花边新闻,明星名人,这种事不断,而上不了报纸的非名人,那就不知有多少这类事发生。 邱淑贞想了想,又问道:“这么的话,只有富人才合适移民?” “也不是,普通阶层的移民数量要比有钱人多,有些是技术移民,有些是留学移民。”徐洛给她解释,“移民的门槛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几乎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移民。” 邱淑贞若有所思点头,随即又问道:“老板,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此时身处中环皇后大道,周围都是各种各样的餐饮食肆和品牌时装专卖店 “出来看看。”徐洛笑着道,“难道你认为老板都是要坐在办公室里?” 他并不觉得一直坐在办公室是好事。 那是很难发现问题的,久而久之也就变成只会纸上谈兵。 “诶,不是这样吗?”邱淑贞诧异道,“我还以为老板都是跟电影电视那样,都是在办公室里下命令,就只有老板你喜欢到处走动。” “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