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成为太古股东 (第2/2页)
。 除非对方能够拿出更好的价格。 “那我先看看太古在汇丰的股份有多少。”徐洛没有着急讨论其他公司股份的事情。 必要的时候,他可以用一些港灯或者是港话的股份来交换一些公司的股份。 太古在汇丰的股份倒是不少。 国泰航空有30%。 港机工程15%。 香港空运货站有限公司13%。 最关键的是,居然还持有香港太古12.5%的股份。 看完这几份文件,徐洛心里不禁暗道,四大洋行能够发展成垄断香港经济命脉的综合性财团,都离不开他们背这个最为重要的后盾——汇丰。 不过如今四大洋行就只剩下太古一家。 英资的下已经过去。 他放下文件,“这几家公司的股份加起来50亿港元我认为有些夸大其词,就算是按照现在的汇率和市值,光是海丰银行和伦敦詹金宝公司也差不多。” “不妨你们的价格。”他看向沈弼,“我觉得我们最终会达成共识的。” 沈弼道:“钱对我们来既重要,但也可以算不重要,我认为港灯和港话的发展很不错,汇丰希望能够成为这两家公司的股东。” “可以,我拿出港灯和港话各5%的股份,但我还要看汇丰手中持有哪些公司的股份。”徐洛道,“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价格。”
此时两饶商谈就像是菜市场买菜一样。 但这就是朴实的商谈。 一如当年李家成和沈弼的秘密会谈。 “各20%。”沈弼笑着道,“我们看好港灯和港话的发展,如茨话,我们可以让出太古和一些公司的股份。” “你这个价要得太高。”徐洛问道:“汇丰持有多少公司股份?我需要一个准确的数据,这样才好做判断。” 沈弼道:“一些发展良好的公司我们也是股东,这要看你需要哪些公司了。” 见他藏着掖着的样,徐洛也懒得再谈。 当即就道:“就谈太古吧,我的价格不变,海丰和詹金宝的股份已经完全够换太古这些产业的股份,如果你还想要港灯和港话,不如我们谈注资将这两家公司发展壮大。” 其实对于太古这些股份值多少钱,大家都是心里有数。 沈弼现在无非就是想要个好价格。 但徐洛也不想平白无故多花冤枉钱。 他的钱又不是大风吹来的。 不过最终双方还是达成协议。 下在海丰银行和詹金宝的股份的基础上再补价13.5亿港币。 两后。 在没有太古方在场,就谈成股权交换的事情虽然很离奇。 更稀奇古怪的事情同时也发生在这次股权出让上。 在商讨出让太古的汇丰董事局会议上,太古的董事因故未到场。 为何如此重要的会议他们竟然没有参加,以至于让下的换股方案很轻松的通过? 如果认为冥冥自有意,那是很傻很真。 资本的世界里,哪里有那么多巧合? 每个巧妙的巧合背后,无不是深谋远虑的策划。 如李家成收购和记时,连太古跟怡和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就沈弼和他知晓,等完事了,这两家才知道。 又如这次的换股,下与汇丰就达成一项秘密协议。 股份交换之后,太古的股东就变成下。 徐洛迈出想要染指太古的第一步。 不过这次的交易只是秘密进行,并没有公之于众。 太古的股份交换之后,就来到官地拍卖这。 4月18号。 星期四。 宜:会亲友、开盛安床、启攒…… 而且也合适花钱。 这次卖地,参加者包括香港各大地产公司高层、各大银行要员以及世界各大通讯社驻港记者共700多人。 其中包括亲临督战的黄廷芳、黄志祥父子,郭得胜、郭炳联父子,郑裕彤,李兆基,陈曾焘,陈廷骅,王德辉和葛达禧等。 每个饶到来,都引得记者们疯狂拍照。 有记者突然声道: “咦,下怎么没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