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1章,没事,习惯就好 (第1/3页)
蹲守。 静默。 “这个日谍有枪?” “对!” “那……” 庞钰犯难了。 他的队伍,好像不擅长枪战。 事实上,他们几乎都没有经历过枪战。又不是军队。 招人的时候,都是混关系进来的。 但凡是有枪出现的地方,基本上来的都是军队。警察署就是打下手的。完事以后负责扫街什么的。 忽然面对有枪的日谍,还真是有点犯怵。 幸好,王动提前发现日寇有枪。否则,大伙儿一窝蜂的贸贸然冲上去,不知道会被打死几个。 “步枪?手枪?” “不清楚。” 张庸摇头。地图没有分辨得那么清晰。 能够提醒你目标有武器已经是非常神奇了。还想要更多,不可能了。就算别人喂饭,自己也得张口不是? “那……” “先去抓第三个吧!” “好!” 庞钰求之不得。 避开有枪的日谍。自然是好事。 说不定等下回来,那个日谍已经出来了。和武器分开了。 日寇在家里,可能拿到武器。但是上街以后,应该是不敢携带武器的。否则,一旦被检查到,他不死也脱层皮。 只要日谍身边没有武器,抓人就没有危险。 “走!” “好!” 迅速转移。 很快接近第三个日谍。 这个日谍也是一个黄包车夫。伪装的非常好。 张庸逐渐琢磨出来了。 日谍的部署,几乎是全方位的。可能采取的是拓扑结构。 并不是纯粹的单线联系。现在日谍还没有那么缜密。也没必要。客观来说,优势其实是在日寇这边。 既然优势在我,自然不用做的那么谨小慎微。 日寇几乎每个特务机构,都有一个黄包车夫。 黄包车夫的机动性很强。可以到处乱走。非常方便他们传播消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布设陷阱,等着目标上钩。 之前在金陵被杀的那个空军少校,估计就是被黄包车夫诱惑,然后拉到偏僻地方,最终杀害。然后抢走了备忘录。 必要的时候,黄包车还是非常有效的阻挡工具。可以拦截汽车。 日寇如果要暗杀什么人,他也可以帮忙。 忽然想起一件事。卢沟桥事变以后,赵登禹好像就是被伏击的。 出手的虽然不是日谍。但是日谍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于是日寇军队在道路两侧埋伏,用多挺机枪暗算了赵登禹。 负责保护赵将军的一卡车国军士兵,还没有来得跳车,就被全部打死。 在这里面,日谍的情报起了非常致命的作用。 南苑机场之所以遭受日寇突袭,也是情报泄露。日寇知道这里没有主力。只有几千没有战斗经验的学生兵。于是发起突袭。果然一击成功。那些学生兵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足够的战斗技能,面对日寇的疯狂攻击,根本无法阻挡。 致命的情报。 致命的日谍。 哪怕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日谍,都可能造成极大的破坏。 唉,想起来,之前拿到天津卫城防部署图的那个日谍,还没下文呢。驻军的布防图是怎么泄露的。还没有来得及查清楚…… 唉,真的是处处都是筛眼,到处都在漏水…… “那个黄包车夫?” “对。” “好。我来抓他!” “没有枪。但是无法判断有没有刀。小心。” “我会的。” 庞钰当即叫来几个人。安排抓捕计划。 很快,五个人就急匆匆的向目标扑上去。既然目标没有枪。所以,他们也没有掩饰自己。 张庸:…… 别啊! 别正面冲上去啊! 正面的话,日谍肯定会发现的。肯定会跑…… “呃……” 晚了。日谍已经跑了。 那个黄包车夫看到几个人向自己冲过来。立刻转身就跑。 没有丝毫犹豫。 显然,他是非常警惕的。发现情况不对,立刻落荒而逃。 “追!” “追!” 庞钰急忙叫道。 其他人纷纷追上去。主打一个人多势众。 然而,那个日谍跑的非常快,后面的人根本追不上。甚至,距离还越拉越远。 “他们……” 赵广林欲言又止。 显然是觉得那些警察的体力不行。 追一个日谍,居然被别人越拉越远。这样的身体素质,显然堪忧。 “慢慢来吧!” 张庸倒是无所谓。早就预料到这样的结果。 他以前在警察署的时候,就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混日子的。真正能打的没几个。甚至能跑的也没几个。 每个月几块钱,连一个大洋都不如。谁跟你玩命? 然而,复兴社的那些警校生就完全不同。他们是真的玩命。他们日常训练是完全不同的。 “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