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命令与征服_第642章,锤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2章,锤爆 (第2/4页)

样有大量的石头。将后面道路也堵死了。

    “唰唰唰……”

    “唰唰唰……”

    小汽车的轮胎在原地疯狂打转。

    显然,司机是个狂人。此时此刻,居然还在想着如何开车脱困。

    张庸在后面看着,脑子居然有点飘忽。

    他居然也在想。如果有这么一天,自己应该如何脱困。

    结果,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他就有答案了。

    没办法。他没办法脱困。一旦陷入这样的困境,结果就是死。

    所以……

    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免。

    不要独自开车。

    车上不能只有自己一个人。至少三个。

    而且,不能单车出动。至少三辆车。越多越好。无论是人,是车,是枪。

    好紧张……

    万一还被埋伏怎么办?

    然后反应过来,自己有地图监控啊!那么紧张做什么?

    如果前面有敌人埋伏,地图肯定会提醒啊!

    明明前面聚集了一大群人,自己还贸贸然的独自冲过去,那不是傻。

    这才稍稍安心。

    脑思维电光石火闪烁,外界其实还不到一秒钟。

    “嘭……”

    “哗啦啦……”

    有人举起狼牙棒,直接砸向小汽车。

    张庸:……

    掉转脸。不忍心看。

    这帮家伙。你们到底懂不懂啊?

    你们砸车窗啊!

    砸车头做什么?

    完蛋……

    本来他想要缴获这辆车的。

    什么都要自力更生。

    包括人员。

    包括经费。

    包括武器。

    当然也包括车辆。

    幸好,狼牙棒的数量多,有人将车窗全部砸碎了。

    终于看到里面的日本人了。

    不对。是日谍。完全穿着中国人的衣服。

    面容很陌生。

    目标没有掏枪。但是地图显示他是有枪的。

    奇怪……

    这家伙是要做什么?

    居然不掏枪?

    是担心被人乱枪打死吗?

    哦,确实有可能。周围都是黑压压的花机关。

    所有的车窗玻璃全部打碎了。挤满黑洞洞的枪口。少说也有十几把枪对着目标。随时扣扳机。

    以前吧,张庸觉得李伯齐手下的那些家伙,都是糙人。一个个粗鲁的不行。现在他不敢说了。

    为什么?

    因为自己带领的这群乌合之众,比那些糙人还糙。

    砸窗就砸窗。为什么要砸车身。

    整个车身都被狼牙棒砸的面目全非。几乎没有维修价值了。

    如果是文明一点,这辆车就可以称为他张庸的座驾。但是现在,它只能被拉去卖废铁了。又或者是彻头彻尾大修。

    “不要开枪!”

    “我没有枪!”

    “我没有枪!”

    枪口下的日谍缓缓的说道。

    即使面对这样的情景,他居然没有显得特别慌乱。而是松开手。表示自己不反抗。

    显然,他非常清楚,一旦自己反抗,会立刻被击毙。

    至少收获上百发子弹。

    张庸:???

    冤家路窄。

    这个人不是别人。赫然是段天生。

    目标如果不说话的话,他根本认不出来。可是对方一说话,他就听出来了。

    没错,就是段天生!

    这个家伙,居然易容了。然后窜到了自己面前。然后被自己抓住了。

    哈哈!

    张庸忽然想笑。

    段天生啊!

    段天生啊!

    居然落单了。被自己抓住了。

    哈哈!

    关键是,看段天生的样子,似乎还觉得自己能够蒙混过关。

    好,和段天生演戏。

    既然他伪装成别人,那自己也装作没有看穿对方。

    段天生易容伪装,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是直接抓起来审问的话,对方未必会轻易屈服。

    “下车!”

    ‘双手抱头!’

    “下车!”

    赵海吆喝着。

    在黑洞洞的枪口下,段天生缓缓下车。

    立刻有人上来搜身。然后在目标的身上找到两把手枪。张庸看到了,都是勃朗宁M1935,很新。

    果然是日谍啊!有钱人。用的枪都是最好的。

    “啪!”

    “啪!”

    赵海给了段天生两巴掌。

    说没有武器?那这两把手枪是什么?这两把手枪难道不是武器?

    同时又是暗暗的惊讶和佩服。

    张庸是怎么提前知道目标身上有武器的?

    还提前知道目标只有一个人?

    这些信息都很重要。

    提前获得这些信息,行动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

    相反的,如果是什么信息都不知道,行动起来,就有可能发生很多危险。可能有很多人丧命。

    两把勃朗宁M1935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