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远迈封狼居胥之功!巨型战舰,露峥嵘! (第2/5页)
商行、店铺,掌柜的不贪? 贪! 就是殿下控制的大燕商行内,肯定也有上下其手者。 但掌柜的贪,也必须创造利润。 否则,东家就能换了他。 乡土村社发展到更高等级,变成王爷口中的商业行为的小型经济体。 其中管事的也得创造利益。 不然,那些无法剥夺股权的一个个家庭不答应。 这些家庭可都有选举权。 并且,随着乡土村社发展,百姓有了钱,肯定会让孩子接受教育,这是肯定的! 中原自古以来,甭管能不能考中功名。 读书人的地位都高人一等。 百姓有了钱,满足温饱之余,一定会第一时间,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 十几年后的农村,想糊弄也难! 恐怕王爷早想到这些了。 所以,乡土村社最艰难的时期,就是这开局十几年。 只要朝廷能按照王爷的设想,坚定不移,在开局十几年做好引导。 等乡土村社发展成熟,朝廷就能什么都不做,持续收获红利了。 也不知,陛下、太子爷明不明白,王爷的良苦用心。 叶茂回神,“王爷,土地在家族内部传承,会随着家庭人口增多,造成人均土地减少,股权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很好解决,股权相比土地的优势是,只要乡土村社发展好,即便少量的股权,都可以获取巨大回报,百姓如果不想因股权传承,人均占股减少,造成受益减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所有人一起努力,把其所在乡土村社做大做强,未来,肯定有这样的乡土村社出现,他们会率先整合周围乡土村社资源,数个村子联合起来,用更多的资源,撬动更大的财富……” 所以,未来乡土村社这个经济体,一定会在朝堂上,拥有越来越大话语权。 “除了这种法子外,那就是分家,比如长子继承股份,但家族要拿出钱来扶持其他孩子走出去,辽东地广人稀,朝廷可以安置,未来,完全取消海禁,我们在外面开疆拓土,想要同化四夷,也需要中原百姓……” 朝廷财政负担百姓迁徙,根本不现实。 别说现在玩不起。 就是搁在后世。 大规模的百姓迁徙,也很难。 可百姓如果有钱,如果不想分割股份,拿出存钱,支持家中子弟走出去,就完全可行。 因为中原自古以来,从皇权到士绅,都有把最好的家业,留给长子来继承的传统。 精英层的风气,早已深深影响到了百姓。 所有的社会风气,绝大多数,都是精英层的风气,古往今来,百姓都在效仿精英层。 未来十年。 现在五六岁的孩子,都面临成家立业的问题。 可以预见,十年后,福建以及率先发展乡土村社的地方,大概率会出现家庭支持的出走潮。 而这也是他在等的时机。 彼时,他得抓住这波出走潮,大规模吸引中原百姓,迁徙四海。 十年后,中原一定会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出海冒险潮。 前十年,他要打下基础。 迎接这波,中原百姓,走出中原,向深蓝探索的浪潮。 没有基础,没有提前打下足够的疆土。 外面太凶险,会把百姓刚刚鼓起的勇气吓跑的。 这波对他而言。 对中原百姓而言的泼天富贵,来临了,也就无法完全接住。 等父皇、母后不在了,未来如何,他也无法预期。 所以,十年后,大概率会出现的这波浪潮,他一定要抓住。 …… 叶茂听着朱棣设想、规划,仿佛能听到,心潮澎湃涌动的海浪声。 激动,脸微红,骤然起身,“王爷,臣做过一些错事糊涂事,请王爷给臣一个,为王爷效死力,让臣名留青史的机会!” 噗通! 话音落下,叶茂噗通跪倒,五体投地。 或许,他是第一个,如此完整听到殿下设想的臣子。 这是他的幸运。 未来封侯拜将什么他都不考虑。 他更在乎,这件事情做成,对未来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影响。 数十万、上百万百姓随着他们,宛若海浪般,涌向深蓝开拓…… 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 注定要被浓墨重彩记一笔! 此事成,可比肩,窦宪、班固的燕然石刻,冠军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 甚至超越! 这绝对是中原几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 朱棣笑着说道:“我身边可用之人少,你若愿意,我当然欢迎,起来吧。” “臣谢王爷!” 叶茂大声谢恩后,激动起身。 …… 三日后。 徐妙云动身启程。 同行回去的,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