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三十九章:朱棣的态度:亲兄弟明算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九章:朱棣的态度:亲兄弟明算账! (第3/5页)

!”

    “调整完毕!”

    “再次一发试射!”

    嗵!

    ……

    砰!

    八寸弹丸,紧贴着靶船右舷砸下。

    朱元璋眼角不由跳抖一下,“咱徒孙搞出来的炮击标尺就这么灵?第二发炮击,就差点击中靶船?”

    徒孙?

    朱棣、马秀英、常氏、观音奴等人全都笑了。

    朱棣笑着摇头。

    父皇不喜欢一个人,或许处于利益考量或许会虚与委蛇。

    可要是喜欢一个人。

    那是毫不掩饰。

    哼!

    朱元璋微哼,“咱是他们师公,难道他们不是咱徒孙?东旭研究出来的东西,也有咱一份儿吧?”

    “有有有。”朱棣含笑摇头,反正炮击标尺这东西,当初已经交给蓝玉等人了,朱棣解释道:“炮击标尺的确对提高炮击精度有很大帮助,但也没有刚才表现出这么厉害……”

    受限于火炮炮管、炮弹、装药量的精度问题,即便有标尺辅助,每一次炮击的结果,体现出的差距也十分大。

    就好比炮管。

    在制作木制炮管模子时,每个模子之间总有差距。

    而倒模时又会有差距。

    八寸的炮管,每门炮之间,精度差其实很大。

    弹丸制作中,就要留出足够的余量。

    不过这些问题,工坊的大匠们已经在寻求改进了。

    想办法把测量工具更精细化。

    比如,历朝历代最小的长度单位是寸。

    可这个精度,用于造火炮、火铳误差就太大了。

    之前,工匠们已经把寸进行了三等分。

    略微大于1厘米。

    这个精度,又在对一厘米进行三等分。

    这个精度只能说是勉强够用吧。

    现在,原吉几个数术最好的孩子,正在和一群大匠研究,如何把长度单位精确到更小。

    在实验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同时也在讨论,要不要重新确立一套长度单位。

    因为他们在对一寸想办法分割中,碰到了麻烦。

    一寸三等分后,每一份是1.11厘米。

    这个数字,很难继续等分。

    也不知,原吉那几个孩子和大匠争论的结果如何。

    嗵!嗵!嗵!

    就在朱棣出神之际,右侧山头又相继进行了三轮试射。

    砰!

    第三轮校射的炮弹落下时,正中靶船。

    一艘并不小的靶船。

    在众人注视中,弹丸砸在舰首甲板瞬间,船尾竟然向上翘了一下!

    嘶!

    “好强大的力量,这艘船可不小!”

    众人惊呼声响起。

    ……

    嗵嗵嗵!

    东旭指挥一门岸防炮打中靶船后,其他三门早已调整到靶船所在射击区内的岸防炮,开始加入炮击中。

    轰!轰!轰!

    一枚枚炮弹砸在水面上,溅起一个又一个浪头。

    靶船在海面上剧烈摇摆颠簸。

    靶船所在射击区内,海面顿时翻江倒海般汹涌起伏。

    咔嚓!

    又接连四次被击中,即便相隔两三里,所有人都清晰听到,剧烈的断裂声响起。

    随即,本就已经屏息凝神,神色极为凝重的观摩团众人,眼睛瞬间瞪大。

    只见,已经千疮百孔的靶船,突然一分为二断裂。

    紧接着,海面出现一个巨大旋涡,以rou眼可见速度,将一艘在众人眼中,并不小,可以出海的靶船吞没!

    百官脸色苍白,小声议论。

    “这是龙骨断了吧?”

    “肯定是,要不然不可能一分为二,有人数了吗,几次击中,就把这样一艘可以在海中航行的大船彻底击毁?”

    “五次!仅仅五次!”

    ……

    有人数了,说出来后,百官瞬间集体沉默。

    五次击中,就把这么一艘,他们眼中的大船打的沉没?

    若是朝廷那些,现在行使在江河湖泊中水师战船呢?

    恐怕也就两三发,就能送入大海吧?

    御船。

    鸦雀无声。

    朱标好不容易回神,看向朱棣,含笑道:“老四,你这岸防炮制造技术,能提供给朝廷吗?朝廷得到,以朝廷的工匠,能造出来吗?”

    朝廷需要这样的火炮!

    随着战船装上火炮,威力越来越大。

    原本,水师只能算是大明军中的一种补充。

    可现在不同了。

    未来,大明的水道入海口,金陵秦淮河两岸,最好也配属这种岸防炮。

    “大哥,我对朝廷铸炮工匠的技艺,了解的并不深。”朱棣笑笑,含糊过去。

    岸防炮的技术,朝廷想要。

    就得拿东西交换。

    从今往后,不会白给了。

    大哥没有明说。

    可朝廷要配置岸防炮,防备谁?

    放眼天下,未来五十年,能威胁大明的,恐怕也只有他燕藩了吧?

    分明就是防备他。

    之前,海军随他回大明,就有人故意散播谣言:他的海军,如何如何威胁金陵。

    据说,大哥一如历史上,有意迁都关中。

    他不清楚。

    这个时代,大哥迁都关中,真的只是单纯喜欢关中。

    还是有防备他的意思。

    当然,这些不重要。

    身为大明储君。

    大哥为大明国土安全考虑,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朱标微微愣怔。

    总觉,朱棣在含糊其辞。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朱棣,笑道:“炮击很震撼,接下来,带我们入港,好好看看你的鸡笼屿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