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倭寇在大明向朱棣效忠 (第2/5页)
对于这个问题,百姓是怎么回答的?” 纪纲顿时笑了,“那些百姓,各个不好意思,羞羞答答的说,要是有能力有钱,当然愿意单干了,凭什么带着别人,让别人占自己便宜。” “是啊!”朱标笑着,感慨摇头,“这就是我不看好雇工身股制的原因,人都是自私的,凭什么让一群有能力的人,带着别人,让一群能力平庸的人,占自己便宜,强行这样搞,天下会大乱,而且,孤总感觉,雇工身股制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因为违背了人性自私自利的核心。” “乡土村社不同,农村是整个天下,最为底层的一个群体,农民的资源少的可怜,农民抱团取暖有可能,有能力的农民,将来也可以通过城池,吸引他们离开农村,剩下能力不足的,继续搞乡土村社,以乡土村社养活家人,同时培养下一代,走出农村。” “咱们大明现在遇到的问题,其实并不大,用燕藩经济研究司的术语来说,就是地方保护色彩太浓,导致商品在流通环节出现了滞涩。” “只要把这个地方保护弊端解决了,城中百姓的生活就会得到很大改善,而农村的一个个乡土村社,也能更加富裕一些。” “将来,有能力的农村百姓,在凭借乡土村社赚取第一桶金后,必然走出农村,被吸引到县城,而县城有能力的,必然被虹吸到州府、如此一级一级的爬升,民间的上升渠道能保证,同时,最有能力的一群人,也必然围绕在中枢周围……” 他感觉,这样的民间结构就很不错。 给了所有人公平机会。 又没有悖逆了人性自私自利的核心。 之前,他也曾一度,想着等接过大明江山后,扶持革新派,搞一搞雇工身股制。 可后来,随着锦衣卫不断把老四财部下面那个经济研究司的论述传回朝后。 他从中学习,对经济越发了解的同时。 就越发对雇工身股制没有信心。 他已经不准备搞雇工身股制了。 对城池内的群体,充分发挥其个人能力,能者上,庸者下。 至于城池普通百姓的生存问题。 其实并不难解决。 燕藩经济研究司都说了,大明现在其实并不缺粮食。 粮食只是在流通环节,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发生了严重堵滞。 只要打破地方保护。 消除堵滞。 充足的粮食涌入市场,一定能降低粮价。 到时候,在基本民生方面,对城池内普通平庸百姓,进行保障就行了,让他们吃得饱,节省一点,有钱供养孩子读书,这个群体就能稳定住。 根据放开水泥制作,私人工厂的表现。 这种燕藩研究司论述中的精英经济虽有瑕疵,但问题也不大。 那些瑕疵,在往后可以用朝廷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对那些弱小的劳工,进行一定性保护。 做事情不能逆着人性为之。 雇工身股制就是逆人性的行为。 “孤让你们调查那些地方保护最为强烈的官员,他们的恶劣行径,你们有没有切实抓住?” 纪纲闻言,忙道:“禀太子,指挥使十分重视此事,我们已经搜集到足够的证据,只要太子爷一声令下,这些人,没有一个能漏网!” 朱标点点头,提醒,“没有孤的命令,你们不要胡乱作为,锦衣卫要管好自己的手!” 打破地方保护,实现整个天下一盘棋。 这需要时机。 “卑职一定把太子的话,转达指挥使。” 纪纲忙低头,太子这是敲打他们锦衣卫啊。 原以为,这些年,太子越来越倚重锦衣卫搜集燕藩社会民风等各种信息,似乎太子越来越重视锦衣卫了。 没想到,太子一直对锦衣卫保持着警惕。 “继续说说,还有什么事?”朱标敲打一下,便转移话题。 他知道锦衣卫一些不法勾当。 拿捏住官员的把柄,锦衣卫就会暗中敲诈勒索,进行政治交易。 这个阴司机构,太容易控制百官,为他们所用了。 用其,也必须时不时敲打。 “今天,燕王一家出发去土桥村了,随行带着一千杆燧发枪,以及十门燕藩铁制小炮车火炮,这批火器,是燕王送给太孙的,这种火炮比燕藩为其他藩王提供的火炮更加先进,火炮仰角调整,据查,十分简单便捷,通过手摇的方式就能实现,燕藩暂时都尚未装备这种新式火炮。” 燕王可真是大手笔。 自己燕藩的军队都没有装备这种火炮。 却率先带回来,给太孙那个千人营新军装配。 …… “另外,自从这些天,杨杰团队在国子监演出新编梁祝后,国子监的青年读书人,对燕藩、燕王的热议就更多了,都在议论燕藩的新奇东西,言论大多是趋向羡慕、向往……” 他也不知,皇爷是怎么想的。 竟然大手一挥,让杨杰他们去国子监演出新编梁祝。 皇族众人,这几天,都天天去看。 不光皇族。 休沐开始,百官及及其家眷,也天天去。 看的津津有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