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8章 薛定谔的柴刀【很重要必看】  (第2/3页)
小妮子就属于那种比较偏向于感性的,有点恋爱脑的感觉。    热恋的时候可能因为一些感性的情绪,使得她的容忍度会很高,但是经过时间的洗刷,激情总归有一天会消退,化为平澹,而那时候就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也是为什么,江牧很多时候压根就不敢接这丫头的话茬。    一方面是因为对方古灵精怪的,不清楚哪句是真哪句是试探。    这一点,已经被江牧印证过了。    实际上,小丫头很多时候占有欲是比他想象的要强烈的,不然也不会多次试探他和韩糯之间的情况了。    好在江牧始终秉持着‘不懂的招不乱接’这一原则,最近姜浅浅好像是懒得试探的。    当然了,最关键的,可能还是对方有其他的依仗?    另一方面,江牧其实也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姜浅浅当时再无所谓,再觉得没什么,能接受,说不定什么时候她就反悔了。    反正女人的话只能听一半,如果你真的信了,觉得她能容忍另外一个女孩……    呃,这边建议还是提前选个风水宝地!    当然了,江牧这儿其实想说的是,有个词语叫做堵不如疏。    如果将一个人的情绪比作水流,那么人就有一个容纳情绪的地方,可以比作蓄水池。    人的情绪源源不断的产生,相当于往蓄水池内蓄水。    而情绪终究有个阈值,而达到这个阈值的时候,人的情绪就会爆发,也就相当于蓄水池里的水溢出来了。    感性的性格,可以理解为让这个蓄水池变大,可以容纳更多,但也相应的,失去了其他的分支河流,也就是‘恋爱脑’,一心扑在爱情上的情况。    在热情依旧还在的时候,当事人的容忍程度会很高。    一些小问题都会当做没看到,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觉得只要他还爱我就好。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迟早有一天热情会退散,变成平澹的相守。    并且,蓄水池再大,也迟早会满,会溢出来……    而那时候,曾经做出的承诺还可信么?    恐怕得打个问号?    或者,是惊悚的感叹号了吧!    而理性的性格,则是另外一种逻辑。    就意味着可以有其他分支的河流,甚至可以说是大海,可以将其中累积的水流向其他地方。    当然了,如何将蓄水池和河流,甚至是大海接通,这就需要付出金钱与努力,甚至还需要智慧。    光有钱还没有,因为人是有心的,需要大智慧来引导,否则即使身体接受了,内心依旧会排斥。    虽然说强扭的瓜也挺解渴,但牧哥已经是高端玩家了,自然不屑于做这种事情。    而之前林烨翻车的事情,包括小树林里发生的事情,确确实实给予了江牧警醒。    主要还是重生以来太过于安稳了,以至于他都没考虑过,万一某天,好男人时间管理失败这种问题。    其实,现在的牧哥只是看上去很安全平稳,实际上只是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    不说别的,就说远在金陵的姜浅浅,万一什么时候心血来潮,悄悄的多来了魔都几趟,然后恰好又遇到了江牧和小情人逛街的画面……    总之,柴刀看上去距离江牧很远。    实际上,也可能很近。    牧哥愿意将之称为‘薛定谔状态的柴刀’。    当然了,江牧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方法论,并且已经付诸实践了。    首先是通过喵卡,让安如烟和韩糯见面,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小情人这边的问题。    也就是,江牧在尝试的打开‘蓄水池’与‘江河’之间的水道,引导着安如烟往不争不抢的方向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过往的安如烟看上去是不争不抢了,实际上并非如此。    她是通过一些方法,将这些想法压了下去,但有压制,就有反弹的一天。    用比喻的说法,可以理解为安如烟自己强行将‘蓄水池’扩大了。    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因为,情绪的产生是潜移默化的,哪怕再慢,也终究有一天会达到那个阈值。    那时候,大概就是对方想争相抢的那天了吧?    可能这并非是安如烟本愿,但这确确实实是可以预见的,逻辑上必然会发生的。    为什么家庭主妇很容易奔溃?    就是因为完全投身于感性的一面,主动的堵住了往向其他河流的水道,放弃了自我,从而在有一天情绪爆发的时候,发现自己只有这么个蓄水池了。    因此,江牧通过喵卡让安如烟和韩糯见面,大概可以理解为他主动的让水流加快,刺激对方的情绪,尽快的达成反弹,达到那个阈值。    至于目的,自然是为了引导对方将‘蓄水池’与‘江河’打通,使得爆发出来的情绪有其他容纳的地方。    只不过江牧没有想到对方的情绪反弹的这么厉害,甚至差点柴刀还提前降临了。    就……有点在赌的感觉?    江牧也有一个压箱底的后招,那就是男神养成系统所给予的‘蜘蛛感应’,也就是江牧一激灵。    这是他避开修罗场与柴刀的最后保障了。    好在事情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他对安如烟的认知并没有出错。    这个女孩,其实内心中十分的骄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