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零章 东阿程咬金 (第2/2页)
是再往前走,被人家以逸待劳打一个出其不备,他就完蛋了。 于是张须陀下令大军入驻乡里,也开始垒营筑寨,然后派出哨探刺探军情。 双方就这么隔着二十里,互相僵持着,只有哨探相遇后的小规模厮杀,除此之外,风平浪静。 不过在三天后,临济县方向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张元备认识,因为这个人是他历城好友临济县县丞罗明的随从。 我家大郎已遭贼人杀害,二郎眼下还在城中,望将军念及往日情义,前往搭救,罗家随从哭诉道。 罗明出身历城罗氏,而历城是齐郡的首府,所以他跟常年居住在历城的张元备,有很深的交情。 他的临济县丞,还是张须陀举荐的。 如今骤闻噩耗,张元备也是怒不可遏:士信藏于何处? 藏于我家一佃户家中,扮作其子,暂时逃过一劫,随从道。 士信,就是罗士信了,今年十二岁,历史上,他是十四岁开始跟着张须陀混,屡立战功。 但是眼下,他的小命非常危险,毕竟人家王薄的口号里有一句:昏君脏官杀个光。 做为县丞亲弟的罗二郎,自然也在必杀名单当中,至于脏官,造了反的老百姓眼里,所有的官都是赃官,杀就对了。 眼下县城情况如何?张须陀问道。 随从道:富户无一幸存,但是城内还是缺粮,王贼正在不断派人洗劫周边乡里,往城里运粮。
你能混进去吗?张须陀问道。 随从想了想,道:县北的芦乡,有我家百亩良田,那里的租子一直是我在收,我可以装作那里的佃户投奔敌军,混进城应该不难。 张须陀沉吟片刻,看向心腹熊宝道: 你带上一些临济口音的人,跟他一起去,扮成佃户混进城里,三天之内,想办法打烂南城门的门栓,放火为号,我便率军入城。 卑职领命!熊宝是跟着张须陀很多年的,也是齐郡骠骑府的录事参军。 接着,张须陀又对儿子道:你带上两百人,往前驻扎在窑口村,盯紧县城方向,一见火号,你就往里面冲。 好,张元备答应的很痛快。 这就是人家父子俩的默契,一个敢下令,一个真敢去。 眼下,位于齐郡西南的济北郡,也是乱成一团糟,不过这里没有像王薄一样领头造反的,多是肆虐之匪盗。 不过这里的匪盗实在是太多了。 可是济北郡的军府,兵力全部囤积于治所卢县,根本不去外面剿匪,太守崔络下令各县乡里,自行护卫,以御盗寇。 东阿县,有一个名叫程咬金的年轻人,聚众八百,打退了好几拨匪盗的侵扰,被济北太守提拔为东阿县尉,并奏请朝廷以作奖励。 普通人,崔络才不会奏请朝廷嘉奖对方,因为没好处,但是程咬金,不是普通人。 他爹以前,是济北郡南边的东平郡太守,干了十多年了,从前叫济州总管,不过他爹已经过世了。 他爷爷,他祖爷爷,都是齐臣,官还不小,而他的老丈人,就是东阿县令孙陆儿。 程咬金之所以死守东阿城,一来,这是他的老家,家底都在城里,二来,他长子刚出生,他是不会允许妻子儿子出事的。 现在的东阿城,士卒都归他管,老丈人快被他架空了。 这很正常,兵荒马乱的时候,就是管军队的说了算。 回到家中,程咬金脱下了那副托关系走门路买来的精炼铠甲,爱不释手的抚摸一阵后,来到床边,将儿子高举过头顶,大笑道: 宝甲啊宝甲,你阿爷我现在是济北军府的骠骑将军了,你小子将来,可以沾老子的光了。 长子名叫程处默,出生的时候,正好是程咬金得到了精炼铠甲,所以直接给儿子起了一个小名,叫宝甲。 妻子孙氏皱眉摇头:不要这么举着他,他受不住你的力气。 程咬金嘿嘿一笑,将儿子递给妻子,笑道: 没点力气,哪能上阵杀贼呢?男儿郎,就该是生的龙精虎猛,壮硕威武,你可得把我儿子喂养好了,宝甲将来一定要比我还高还大。 实际上,程咬金早年并不壮实,也就是这段日子频繁与匪盗厮杀,太累,吃的又多,两个月的功夫,身上的肌rou就已经起来了,硬邦邦的,看上去很威猛。 他的武器可不是什么八卦宣花斧,而是上马用马槊,下马用陌刀,他比杨铭小一岁,两个月的时间里,军帐中已攒有贼头七十四颗。 是个狠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