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一步登天, 远方日报,地下司令 (第3/3页)
上年纪轻,人也显得更利落了一些。 “没有,跟以前差不多”
张家新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李安合上报纸,语气温和地问道: “阿新,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报档发展的怎么样了?” 作为最早跟着李安cao持报档的人,张家新虽说年纪轻,但起眼动眉毛,人也机灵。 所以在去城寨之前,李安就将报档的事情全权交给了张家新打理。 资金充沛,又有着差馆何宜的关照,李安也希望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张家新能独当一面,一个人cao持报档。 而不是只能听他吩咐做事。 现在来到码头,李安准备先了解一下报档的情况。 张家新看了眼李安,斟酌着怎么回复。 他明白李安对他的期待,所以他也不愿意辜负了这份信任。 沉吟了一会,张家新缓缓开口: “这段时间,码头、南北行、林士街这九家报档的营业情况和半个月前差不多。 码头三个报档,每天的营业额能有三百五到四百左右,除去货款,每家报档大概有一百块的毛利。 南北行报档人流大,汽水、香烟的销量更高,平均每家报档的营业额能有四百到五百左右,一百三左右的毛利。 而林士街三家报档和码头上差不多,九家报档每天的毛利大概拢共能有一千一百块左右。” 李安点了点头,眼神看向张家新,笑着问道: “我之前交代你的事,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你不会依旧只是交给我九家报档吧?” “没有,安哥交代的事我哪里会忘.” 张家新连连摇头。 顿了一下,他有些迟疑地说: “这半个月我在上环的永利街、楼梯街,以及城隍街陆续开了五家报档,只是生意比起原先的报档略有不如.” 李安脸色倒是没什么变化,语气依旧: “说说。” 张家新观察着李安脸上的神色,面有忐忑: “除了城隍街的两家报档每天能有三百块左右的销售额,位于永利街和楼梯街的三家报档更是只有两百出头。” “还可以嘛,三百块出头,每天八十多的毛利,一个月二千四百块。 二百块也有五六十,扣除人工水电,也有点赚头。 又不亏钱,你担心什么?” 李安笑着说了一句。 张家新见李安没有生气,终于松了口气。 自己先后找的这五个档口,虽然有赚头,但和码头报档的营业额差这么多,永利街和楼梯街的报档更是只有南北行的一半。 差距这么大,他也担心李安会怪罪。 “除去五个档口开张的支出,这半个月,这些报档赚了有三万六千块,我存在了上环的储蓄银行,这是存折。” 说着,他打开手包,从里面掏出一个红色的存折本。 李安摆了摆手。 “你先收着吧,报档继续扩张也要钱。钱不缺,那就加快一下进度。” “知道了安哥。” 张家新点了点头,收回存折本。 “走吧。” 李安也是拿着凳子,往报档走去。 三人来到报档,李安把凳子递给里面的伙计。 “阿新,你先把报档的账本整理一下,我去码头上转一下之后,再来看。” 报档的情况也基本了解了,和张家新知会一声后,带着龙成虎就往码头走去。 “安哥,等一下。” 张家新想到什么似的,连忙喊住了李安。 李安停下脚步,回过身。 “还有什么事?” 张家新从报档的报纸中翻找了一会,拿过一份报纸连忙跑了过来。 “安哥,你让我留意的远方日报,十天前就开始刊登字花信息了。” 李安顿时来了兴趣,接过报纸。 他可没忘记,当初马氏兄弟来码头时,自己放他们走的条件。 马氏兄弟,一文一武。 弟弟马世豪冲动易怒。 哥哥马少霖白白胖胖,看着忠厚老实,却是大智若愚。 借着远方日报陷入财务危机,马少霖慷慨解囊,不谈利息,以此入主远方日报,成为远方日报的最大股东。 后来远方日报成为本港销量最大的报纸,马少霖作为股东,当选为报业工会的主席,成为他跻身上层社会的敲门砖。 又结交议员,借用官面的力量扫平对手。 一举成为四大家族,巅峰时期更是号称地下司令。 更别说,在廉署成立之后,转移资产,急流勇退。 在被通缉的情况下,捞出弟弟马世豪,两兄弟终老天年。 现在这个条件用得上了。 那就是他们手中远方日报的股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