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3章:又是一首千古名曲! (第1/2页)
琵琶的旋律是如此的急骤,宛若夏天的暴雨,瞬息而至。 不少人还未反应过来,就被震得呆滞在原地。 “这是?” “琵琶曲?” “无言的演奏!” “快听!” “……” 帘后,琵琶声仿若豆大的雨点,迎面扑来。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扣人心弦的战鼓,瞬间就将人带入了一种紧张急促的氛围中。 接着,激情昂扬的长音就好像震撼山谷的号角声,将战场那种战马奔腾、鼓角长鸣的画面形象描绘了出来。让几乎每一个人眼前都浮现出一副人声鼎沸、战鼓滔天、军炮齐鸣、铁马奔驰的壮观场面。 紧张。 刺激。 惊险。 动人心魄。 现场,舞台上。 十一国的代表们、华夏这边的代表们,从最开始的诧异渐渐变成了茫然,又变成了震惊,最后变成了一片目瞪口呆。 不知道多少人,此刻头皮发麻。 这就是无言演奏的《十面埋伏》? 这就是无言的琵琶曲? 这真的是琵琶能够演奏出来的音乐? 他们怔怔站在原地,就这样一动不动看着帘子,听着从帘子后面传来的足以让他们心神颠覆的音乐。 就连这些音乐名家反应都如此大,那台下观众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 几乎所有的观众,感受着强劲有力音乐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一颗心已经完全沉入了一片金戈铁马的战场中。 电视机前,无数的惊呼声响起。 “天哪,这音乐。” “太特么的吊了吧?” “奈何自己没文化,只能卧槽走天下。” “我不但已经跪着在听了,都五体投地了。” “心都随着音乐在跳跃。” “杀杀杀!我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了!” “……” 无言的演奏变得越来越燃情,越来越铿锵有力。 如果说《十面埋伏》第一部份的第一小段可以称之为“军队列营”的话,那第二小段则能喻为“吹打”。 很快,音乐就进入了第二小段。 琵琶用轮指演奏出了长音,模拟出了古代管乐器演奏的音调。 众人眼前幻化出了一副古代行军时笙管齐鸣的壮丽场面,刻画出了纪律严明的军队浩浩荡荡、由远及近、阔步前行的辉煌形象。恍惚中,一股磅礴的气势迎面扑来,威严、肃杀的气息让不少人心都窒息。 华夏这边。 赵树早已经完全不知所以。 这一刻他内心的震撼,甚至比刚才听到王默演奏出《广陵散》更强烈。 “这小子……这小子……” 他喃喃几句,一时间不知道用什么来描绘他的心情。 当军队列阵完毕。 那接下来就是“点将”、“排阵”、“走队”。 琵琶的旋律也在时刻变化着。 从刚开始的辉煌壮阔,变成了节奏整齐紧致、音调跳跃富于弹性,似乎将军队壮士战斗前高昂的士气完全展露了出来。军队的训练有素、士兵步伐的矫健,全都在旋律中表现了出来,是如此的惟妙惟肖。 乐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推进,使得情绪的发展也在步步逼近,为过渡到激烈的战场进行了充分的铺垫。 舞台上。 双方的代表们早就听呆了。 这种琵琶曲。 这种音乐。 这种意境。 即便是他们几乎每一个人浸润在音乐中数十年,都几乎闻所未闻。 尤其是朴棒子,一张脸十分煞白,满脸都是不可置信。他身体都在摇摇欲坠,似乎无法承受这种冲击。 “他怎么做到的?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朴棒子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自己的话, “我肯定是在做梦,是的,一定是做梦……” 想到这,他伸出手狠狠掐了一下旁边的苏加诺。 苏加诺痛得原地蹦起来三尺,气急败坏:“你掐我干什么?” 朴棒子看着苏加诺的反应,脸色变得更加苍白,满眼绝望:“原来不是做梦……” 如果不是做梦。 那对他才是真正的重击。 虽然此刻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四分钟。但帘子后面,琵琶声依然没有停止的意思。 甚至,它才进入高潮部分的前奏! 便在这时候,第二部分开始了。 真正的乐曲核心部分,终于到来。 埋伏! 可以说,这首琵琶曲前面几分钟的演奏,全都是为了这一刻的伏击。 从旋律进入第二部分,《十面埋伏》才进入主题! “铛铛……铛铛……铛铛……” 指甲音乐的旋律不再大气高亢,而是形成了一张一弛的节奏,自然而然编织出了一种紧张、幽暗、恐怖的氛围。给人一种夜幕笼罩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没逼近敌军的惊险刺激、阴森可怕的感觉。 不少人在这一刻,似乎感同身受。 众人心中发虚。 有人甚至听得后背冷汗涔涔,一颗心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