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_第425章:谁说华夏无好童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5章:谁说华夏无好童话? (第2/4页)

大浪淘沙嘛。”

    杨艺文摆摆手:“大家继续去工作吧,此事官方已经定了性,我们只能照办。至于投稿的事情,你们也别意气用事,只要有投稿就必须认真审阅,万一出现了精品呢?”

    虽然他知道概率极低,但自己作为总编,必须得让大家提起信心,不能泄气。

    在众人离开后。

    杨艺文也打足了精神,继续审稿。

    第一篇:垃圾。

    第二篇:很垃圾。

    第三篇:特别特别垃圾。

    如果不是杨艺文早就练就了沉稳的性子,看到这些连小学生都不如的童话故事投稿,恐怕能气得跳起来。

    真的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投稿了。

    “算了,再审阅一篇稿子,就休息一下。”

    再不休息,他感觉自己脑袋都要被这些智障投稿给撑爆了。

    “投稿人,西楼?”

    看到邮箱里的投稿人名字,杨艺文差点失笑出声。

    在西楼横空出世后,华夏文坛不知道出现了多少“西楼”的笔名,没有一千都有八百个。毕竟西楼从未露过面,所以假冒西楼笔名的人几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最近几天,他收到署名“西楼”的投稿人也有十多个了。

    没想到,现在又遇到一个。

    虽然杨艺文知道对方99.999999%是骗子,但本着对工作的负责,他还是打开了邮件,认真审阅对方的投稿。

    “神笔马良?”

    杨艺文看了一眼童话名字,便开始审阅内容。

    刚开始,他还有些漫不经心。

    但过了差不多半分钟,杨艺文深吸一口气,坐直了身体。

    又过了片刻,他瞳孔开始收缩,眼珠子几乎趴到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

    一分钟。

    两分钟。

    足足过了七八分钟,杨艺文才看完了这篇两千多字的童话。

    然后,他一动不动,坐在原地发愣。

    过了片刻,他忽然浑身一激灵,又将整篇童话从前到后看了第二遍,这一遍他看得比第一遍更慢、更仔细。

    在时间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杨艺文目光才定格在投稿人的名字上:“西楼……西楼……不可能吧?”

    他心中泛起惊涛,却怎么都无法相信。

    但不管此人是不是西楼本人,杨艺文都敢肯定《神笔马良》的质量,几乎让他窒息。

    当然,这只是他一人的主观看法。

    想了想,他将《神笔马良》复制了出来,粘贴到了工作群里,然后@所有人:“大家暂时将手上的工作停一停,来看看这篇童话。”

    “哦?杨哥发现什么好作品了吗?”

    “好的,来看看!”

    “遵命!”

    在几人回复后,群里陷入了寂静。

    不过仅仅是几分钟后,群里就再次有了动静。

    “卧槽!谁写的?”

    “哪位童话大师的作品?”

    “不是吧?哪位名家出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越来越多的人看完童话后,群里变得越来越热闹。

    继而消息彻底爆炸。

    “我天哪!”

    “这是什么童话作品?!”

    “好一个《神笔马良》。”

    “看得我一个三十岁的人都热血沸腾。”

    “神笔的设定,真惊艳。”

    “说实在话,我都有些幻想自己有这么一支神笔了。”

    “顶级的创意、顶级的设定。关键是文字通俗易懂、故事内容贴近儿童又富含深刻的意义。这篇童话的质量不得了啊。”

    “到底是哪位童话大王的新作?”

    “赵明裕老师吗?”

    “看风格,有点像何维华老师。”

    “……”

    群里的消息,瞬间99 。

    甚至除了群里的议论,此刻整个童趣社的办公区域都沸腾了。

    看着群里的议论,听着外面巨大的喧哗,杨艺文终于肯定一件事:这篇童话并不仅仅只是他看好,还让所有同事都被触动了。

    虽然此刻他并不知道小朋友们能否接受《神笔马良》,但肯定问题不大。

    毕竟童趣社这么多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浸润在儿童读物多年的老人,他们对儿童的爱好习惯都有着很深的研究。

    若是一人看走眼还有可能,但要让这么多资深编辑都看走眼,几乎不可能。

    所以,如果《神笔马良》能让大家都觉得不错,那它大概率会让小朋友喜欢上。

    杨艺文再次深吸了几口气,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跟投稿人取得联系。

    邮箱里没有电话,只有一个企鹅号码。

    他加了对方后,很快就通过了验证。

    杨艺文:“您好,请问是西楼老师吗?”

    西楼:“是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