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8章:上帝!这是华夏的音乐传承?! (第1/4页)
由于网络不相通,所以国际上的这些议论,华夏网友们很少知道。 算是少了诸多麻烦。 不然以这些网友的性子,听到欧美网友说华夏没有音乐传承,恐怕得掀翻天。 不过还是有不少会翻墙的网友,在看到外网上的评论后,一个个都气得够戗,可也只能无可奈何。 否则能怎么办? 争辩吗? 只需欧美网友一句“既然你们有那么深厚的音乐传承,为何在国际上一片空白”就能将华夏网友怼得无地自容。 所以大家只能默默祈祷着王默能在最后一轮的比赛中大发神威,让这些自大的家伙见识一下华夏的音乐。 “玛德,太气愤了。” “默哥,一定要让他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看看我们华夏的乐器。” “我华夏的所有乐器多达几百种,岂是区区几种西方乐器能比的?” “真的是本末倒置。” “我还见到有人说扶桑国的音乐传承比我们厉害多了,气得我差点抑郁。” “草!在哪里?其它嘲讽我都能忍受,这个真的忍不了!” “……” 当然,即便是对王默抱着十足信心的华夏网友们,依然对华夏最后能否拿到“音乐之乡”的称呼抱以怀疑的态度。 不是怀疑王默的水平。 也不是怀疑华夏乐器的底蕴。 而是认为华夏的民族乐团在大型演奏上天然吃亏。 比如:欧美的大型乐团,可以演奏管弦乐曲、交响曲等这些大型曲子。而华夏的古典乐器几乎都是独奏,怎么来表演大型场面? 没有! 然而在最后一场的民族音乐传承比赛中,大型团队的演奏分数比重很高,占据了几乎一半的分量。 所以即便是华夏乐器、音乐传承都足够厚重,但没有大型乐团的演奏,恐怕最后得分依然不会太高。 怎么办? 华夏民众不知道,只能祈祷王默能想出好的办法,弥补这个缺陷。 …… 终于。 当三日过去,国际音乐殿堂之夜再次开启。 这是此次音乐盛典最后一个环节,所以引起的热度也是最大的。 毕竟,任何一个参赛的国家都知道它的关键之处:只要谁能够在这一轮取得最好的成绩,那就有很大概率能赢得“音乐之乡”的桂冠。 尤其是华夏不成为威胁后,其它国家的竞争之心更是变得炽烈。 网络上,早早吵成一片。 漂亮国网友:“作为东道国,此次音乐之乡当仁不让。” 澳洲网友:“上一届我们是最牛,这一届同样如此。” 奥地丽网友:“没有了王默大师,我们奥地丽谁与争锋?” 扶桑网友:“相田大师,相田大师?您怎么了?” 而此刻,正在乘坐车进入现场的华夏音乐代表团,一片斗志昂扬。 如果有记者拍摄到车里面的成员,定然会惊异发现,这些人跟之前演奏《拉基斯德进行曲》和《命运交响曲》的成员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队伍,而是换了一批人。 而他们,便是华夏的民族乐团。 这些平均年龄才三十来岁的青年,全都目光炯炯,意气风发。 车的最前面,王默和赵树两人并排坐着。 王默赞道:“大家精神不错。” 赵树笑道:“都是你给的底气,才让他们如此有信心。不过……除了我们自己,外界似乎都不看好我们啊?” “正常。” 王默淡然道:“他们如果看好我们才奇怪。毕竟过去那么多年,我们华夏的音乐团队可是从未在国际上展示过我们的音乐传承。” 赵树苦笑:“不是没有展示,是没有机会展示。” 如果有机会,华夏能不把握机会吗? 奈何机会都没有! 因为按照比赛的规则,唯有至少满足了前面三个条件的其中两个,才有资格参加最后一轮的比赛。 而华夏之前的比赛别说满足两个条件了,一个都做不到。 没有音乐大师。 无法拿到单场比赛第一。 没办法进入金音榜前十。 哪一项都做不到。 叹了口气,赵树继续道:“正因为如此,所以国际上的大部分网友才对华夏的音乐传承一无所知。认为我们根本就没有音乐传承,甚至还有一些对华夏半知不解的人认为华夏许多音乐传承是从扶桑国抄袭去的,看到这些话,我实在无言以对。” 王默看着赵树眼神里的黯然,便知道他以前在这方面承受过太多的嘲讽和讥笑。 默然半响。 王默才认真道:“赵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嗯。” 赵树闻言,压下心事,脸上浮现出笑容:“你说的没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轰! 下一刻,只见车辆驶入了百老汇的街道。 哪怕是隔着车窗,外面如山一般的欢呼和尖叫还是传入了他的耳朵。 “啊啊啊!是华夏的代表团!” “王默大师!” “默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