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_第476章:西楼的第一个短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6章:西楼的第一个短篇 (第3/4页)

工作失职。只是我认为这几篇,较之过去几个月的稿子,几乎没有多少新意。当然,它们的水准依然不错,可架不住读者审美疲劳啊。”

    顿了顿。

    梅尔文随手拿起一片稿子,指着它道:“你看这篇《门后的秘密》,我在过去一年中至少看到了十个类似的创意,全都是讽刺拜金主义的。虽然它是着名家杰森的作品,文笔也在线,剧情也有一定的创新。但读者们看了十个八个类似的短篇,你觉得他们还会觉得有新意吗?”

    几名主编摊了摊手。

    其实类似的话,他们每个月都会听一次。

    哪来那么多有新意的短篇啊?

    是吧?

    在短篇的领域里,就那么一些都已经被薅秃了的创意。许多时候他们编辑甚至只需要看到的题目,就能大概判断出其内容是什么了。

    当然,在家们的世界里,一个同样的创意题材可以写出千千万万个不同的故事,只要自己脑洞足够大,那就永远没有灵感枯竭的时候。

    这也是为何《书阁》如今依然每个月还能退出高质量月刊的原因。

    又浏览了一遍稿件。

    总编梅尔文摇摇头道:“虽然的质量都过关,但首座的位置,伱们觉得用哪一篇?”

    首座!

    几名主编闻言,都有些为难。

    在《书阁》的月刊中,每一个月都会挑选出一篇最优秀的短篇,将它放在杂志最显眼的第一篇位置,并且梅尔文还会给它做出精心点评。

    这篇,就被称为当月的“首座”。

    基本上每一次能坐上首座的,都是当月精品中的精品。

    如果它是知名作家的作品,那就是稳固神格。

    但如果它是不知名作家的作品,那基本上就能一文封神。

    譬如:历史上至少已经有十多位文坛的新秀,通过登上“首座”的位置而在文坛声名鹊起。

    从这便能看出,首座的含金量。

    只是,此刻的梅尔文问出话后。

    大家都犹豫不决,因为他们知道这次的十篇,刊登在月刊上还算合格。但要成为首座就有点勉强了。

    毕竟首座代表了当月短篇的最高水准,若是强行让某篇坐上去,很容易引起其他作家以及读者们的非议。

    见到众人的表情,梅尔文揉了揉眉心:“总得选出一篇来,是不是?这样……中午之前,你们投票选出票数最高的作为首座。”

    投票……算是下下之策,但没办法。

    “是。”

    “好的。”

    几名主编点头答应。

    在众人离去后。

    梅尔文悠悠叹了口气,别看外界眼中《书阁》他的总编职位风光无限,可他却感受到了深深的压力。

    来自互联网浪潮的压力。

    来自《墨海》和《文学风华》两大竞争对手的压力。

    来自读者们的压力。

    所以每个月的月刊,他都做的战战兢兢,生怕失了水准。

    就好比这个月,梅尔文是不太满意的,因为没有哪一篇能胜任首座的位置。

    这样的月刊刊登出去后,大概率会引起外界的一些质疑。

    但没办法。

    他也想更好的,奈何没有啊。

    即便是当今文坛最顶级的短篇家,也不是每个月都有作品创作出来的。

    “也罢,这个月就这样吧。等下个月的时候,一定要重金约稿到一名分量足够的短篇家,来稳固杂志的地位。”

    梅尔文心中思索着。

    同时他拨通了一个电话,准备探一探两个竞争对手的情况。

    可电话不打还好,这一打听,他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

    因为他得到了消息:

    这个月的墨海,约到了家诺兰的稿子。

    而文学风华,则成功得到了安德鲁的最新短篇。

    诺兰和安德鲁,这两人虽然不是当今世界上最顶级的短篇家,可依然声名显赫。在过去几个月,书阁曾经向两人发出了不下于五次的约稿请求,但全都失败了。

    梅尔文之前还以为这几人是没有灵感。

    但今天才知道,这两人居然早早就被竞争对手收买了。

    很好!

    ins拉黑了!

    梅尔文沉着脸。

    五月的《书阁》月刊,本来就没有能挑大梁的稿子。可竞争对手拿出的作品却如此显赫,等五月的杂志刊发出来,书阁的遭遇怕是不妙。

    怎么办?

    现在再向名家约稿已经来不及,看来只能忍气吞声,等六月份再来挽尊。

    只是……接下来的这一个月,自己怕是很难熬了。

    摇摇头。

    经过这么一折腾,梅尔文感觉自己没有了半点睡意。虽然脑袋依然隐隐作痛,可他还是强忍着疲惫的精神,打开了邮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