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缩水版八里桥之战,悲愤的蒙八旗  (第3/3页)
整齐划一的动作,一下子就吓的海儿哈脑门出汗。
    他心中暗叫不好,但是也无路可退。    冷静了一下,就下令道:    “骑兵随本都统冲击,步兵快速跟上。”    李郁骑在马上,手一挥:“炮兵,第一轮实心弹,第二轮霰弹。”    此时火炮刚刚卸下,驮马被拉到阵后。    炮兵们满头大汗,以最快的速度填入药包,塞进隔木,又滚入实心铁球。    小旗快速挥动,    炮兵们立即点燃引线,炮声连绵不绝。    3磅、6磅的炮弹,呼啸着飞向敌骑雁翎阵。    不少战马哀鸣倒地,骑士瞬间飞出。    这一轮炮击,炮口角度略低。    所以,大部分炮弹是砸在了京口八旗锋线前面。    连续多日无雨,地面干燥。    方便了实心铁球的弹跳杀敌。    ……    空档,很快就被填补上。    很快,马速就提到了最高。    李郁在千里镜看的真切,这些蒙八旗全部披甲,脚踩马镫,p股离开马鞍,弓腰低头,手持弓箭。    他们的骑弓,和满八旗的不一样。    尺寸小了很多,属于一种骑兵专用的软弓,更适合对付无甲单位。    所用箭矢,也相对轻盈。    许多人手抓三支箭,准备表演连珠箭,省去了从箭壶里再取箭矢的时间。    战场上,只听得骑兵那暴风骤雨般的马蹄声。    还有蒙八旗悠长的吆喝声。    1里,400米,300米,200米~    “开炮。”    第二轮炮击效果惊人。冲锋的骑兵顿时少了一大半,倒地哀嚎。    李家军的制式霰弹,是由上百颗大小不同的铅子组成的。    最大的有鸡蛋大小,最小的和珍珠差不多大。    这个距离,简直是漫天霰弹。    “火枪兵,放。”    齐刷刷的白烟喷出,米尼弹的精确度不是滑膛枪可比拟的。    残存的100多号马队,甚至没有冲到射箭的距离,就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仅有2人,悲壮的骑在马上。    战马也是有灵的,不愿前行,在原地打圈哀鸣。    周围,躺着的都是自己的同伴,或死或伤。    骑士悲愤的扔掉手里的弓箭,抽出马刀。    俯身在战马的耳朵旁一阵嘀咕,揉着战马的脑袋。    然后狠狠的一夹马腹,战马冲出。    “杀!”    2骑,孤独的冲锋,冲向黑压压的敌人。    马刀,在午时的阳光下,显得各位凄凉。    ……    一排齐射,2骑也倒下了。    被集火的一瞬间,就注定死透了。    李郁收起千里镜,放回马鞍旁的皮袋中。    大吼道:    “火枪营全体向前,全歼京口八旗步兵,一个不留。”    “万胜。”    顿时,战场上士气如虹,齐声连绵不绝。    火枪军阵,开始大踏步的跑步前进。    此时,阵型稍微混乱也无所谓了。    关键是那大几百号步兵,别放跑了。    李郁又大喝一声:“兀思买。”    “末将在。”    “带一队轻骑兵,速速控制马厩,不能留给敌人杀马的机会。”    “遵命。”    50余骑,绕开战场,直接去了京口八旗的营地。    李郁猜的不错,此时得知了都统战死,500骑全员玉碎的消息,有步兵已经逃回了大营,准备烧马厩。    2000多匹战马,用刀砍斧劈的效率太低。    而且战马会逃跑,反抗的,就凭十几个人想杀光战马,几乎不可能。    只能纵火!    ……    兀思买带队杀到时,果然见到了有人手持火把,在点燃马厩草料。    他一箭,放翻了此人。    又对着那些错愕的马夫们,用蒙语大吼了几声。    无非是投降免死之类的话。    效果还可以,少数人逃跑,大部分人扔掉兵器原地跪下了。    火势很快就控制住了。    战马损失不大,只不过这拉肚子的毛病,不知道会不会有后遗症。    等到主力有精力接管战马,给它们疗伤,已经是1个时辰后的事了。    李家军的3个营,正在追杀京口八旗的步兵。    炮兵,已经放弃了。    大炮行动缓慢,追不上步兵的速度。    即使是6磅炮,行动也过于缓慢。    没有硬化道路,没有改良的军用驮马,炮车轮子也没有现代轴承,只能龟速前进。    倒是3磅炮,估计还行。    炮兵军官陈子泽挑选了一些相对健壮的驮马,轻装拉上了3磅炮,还有少数炮弹去追击敌人了。    如果速度够快,还能吃上rou。    双方步兵,不断交火。    李家军也终于产生了伤亡,箭矢破空落下。    步兵抛射,还是有些威力的。    只不过,依旧没法匹敌。    火器的射程,不是弓箭可比拟的。    死伤惨重的蒙八旗步兵,一分为二,分头突围。    一部分往东北方向,一部分向西。总之,避开了金山卫城。    往西逃的有200多人,扔掉了盔甲、盾牌。    一路狂奔跑到了金卫城河畔。    然后,就看见了一艘古怪的船,搁浅了。    穷追不舍的李家军火枪兵,也远远停住了脚步,似乎是想看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