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打开门,让标准之风吹进来嘛!  (第2/3页)
心的提醒道:    “爷,您的家眷一直没来。”    “我的家眷都不在京城,自然是没银子的。但是,我就是吃!”    狱卒点点头,去询问当班的牢头。    牢头很淡定,挥挥手:    “满足他!”    “我就想不通,他凭什么这么穷横?”    牢头笑笑:    “雍正爷那会,咱这也进来了一位犯官,工部郎中李恭直。看守大狱的前辈们因为他家里没送银子,态度就过分了点。后来~唉!”    “后来怎么了?”    “后来这位爷出去了,向皇上申请做了刑部主管大狱的郎中,他每天早早的到衙门当值,第一件事就是找全体狱卒的茬。左脚先进屋,挨30杖,右脚先进屋,挨50杖,迟到的就别提了,当场就打死。好多前辈早上竖着进来,中午就盖着白布被拉出去了~唉。”    牢头颇为感慨,手往里一指:    “你敢保证,这里面没有第二个李恭直?一日为官,终生是官。摘了顶戴,人家还是官。忍忍吧,都是爷,咱是孙子!”    ……    苏州府,    李郁在数百卫队的护卫下,出城巡视东面宫殿的进展。    胡雪余太忙,所以日常细务是无心经办的,只能委托给了一位蒯姓子弟和一位江西挖来的雷姓匠人。    “样式雷”,是有清一代匠人的巅峰。    这个起源于江西永修的家族,连续6代人执紫禁城造办处。经手的建筑有两宫、三海、三山、五园、两陵。    撑起了清朝皇家建筑史的一半江山。    这位雷姓子弟只是这个家族的旁支血脉,曾在圆明园工地待过一年。    后来不知什么情况,又回乡了。    李郁只是瞅了一眼此人,就猜到了几分。    技术大约是有的,野心也是不小的。但无妨,还有蒯氏子弟监督呢。    ……    “陛下请看。从苏州府城相门出发,修筑了一条4丈宽的水泥道路延伸到此。另在原有河流的基础上,规划了一条航道,可直通府城。”    “嗯,修路很有必要。”    李郁望着热火朝天的工地,问道:    “目前到了哪一步?”    “整体垫高地基半丈,地基需牢固,因而夯实是个大工程。”    “寡人给你一道手令,将太湖马场的骑兵和步兵士官学校的队列训练移至此处。人踩马踏,尽快把地基夯实。”    “陛下思虑周全。”    胡雪余一挥手,不远处垂手等待的两名具体经办人立马凑了过来。    “雷家望、蒯林拜见陛下。”    “起来吧,工程可有问题?”    雷家望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立马拱手道:    “小人粗通玻璃制造,可用于宫殿窗子。”    “哦?”李郁颇为诧异,严肃的问道,“在哪儿学的?”    “圆明园造办处。”    “按理说,这是秘不外传的技术,你怎么会掌握呢?”    “小人偷师了。样式房档案里,有高价聘请的威尼斯玻璃师傅烧制御用玻璃流程的工作手册,平日里档案房看管松懈,所以小人就本着一颗好学的心,偷师不算偷。巧了,陛下治下的湖州府正好有优质石英砂矿。”    ……    蒯林震惊,心想以后得防着点这家伙。    胡雪余也颇为诧异,心想难怪一召你就颠颠地来了,原来是早就想进步啊。搞不好以后江西永修的样式雷家族,南北齐开花。    李郁严肃道:    “成立玻璃制造厂,你来负责。”    “谢陛下。”    “吴国新宫殿的风格,你怎么看?”    “小人觉得会异常的磅礴大气,取材成本低,建筑周期短,省略那些繁复雕刻环节,火灾隐患也会大大降低。水泥、钢筋、和黏土烧结砖都可以就近供应。中轴线清晰,正门外18根浮雕水泥柱子简洁而巍峨。如果能配备巨大的玻璃窗,风格上再稍微增加一些中式园林元素,就完美了。”    “嗯,好。”    听了这家伙的话,李郁很满意。    他基本可以确定,这家伙真的懂自己想要什么!    这座宫殿就是雷家望能否晋身的关键。所以他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    中午,    工业大臣杜仁、冶金署长陈庄杰、军工署长张承业、训练署长赵二虎以及马钢相关人员,参会。    李郁端坐在长条桌前,    先询问陈庄杰:    “炼钢工艺,流水线化、精确化推行的如何了?”    “回陛下。马钢秉承指示,将全链条分成了15道工序,每道由一组固定的技术工cao作,同时备份一组替补,一组学徒。时间、用料均已精确到毫厘,杜绝经验主义。”    “产量呢?”    “日产量大约毛铁30万斤。”    “寡人希望,在年底之前达到50万斤。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