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朱的心思真难猜  (第2/3页)
可以知道。    “这个老三,倒是有几分治学问的样子。”    朱元璋边看边说道。    朱棡在多次表现里都相当的优秀,朱元璋也记住了。    平日里大本堂的老师也是对朱棡评价颇高。    “老二和老四就差点了。”    朱元璋又说道。    老二朱樉有些愣,而老四朱棣则是除了行伍军政之事,毫不感兴趣,纯纯的莽夫。    这两个儿子,朱元璋只能是无奈摇头。    朱元璋继续看着,朱标对于弟弟们讲授的知识,在朱元璋这里,新鲜的并不多。    大部分的东西,朱标早早的就和朱元璋汇报过了。    同时,朱标也意识到了,有些知识,比如王朝灭亡论这类的东西,他都没有讲。    人地矛盾还有土地兼并等敏感问题,朱标更是闭口不谈。    这让朱元璋相当的满意,朱标已经有着一个合格帝王该有的城府了。    即便是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也要时刻明白,什么东西能说,什么东西不能说。    而不是一味的爱护和满足。    “陛下,宋提举求见。”    太监的声音响起。    “宣。”    朱元璋放下手里的东西,淡淡道。    很快,宋濂和王袆两人便带着《元史》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陛下。”    “陛下。”    宋濂和王袆朝着朱元璋恭敬行礼道。    “免礼吧,宋提举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朱元璋朝着两人问道。    宋濂立刻回答道:“启禀陛下,《元史》已修订完成,还请陛下过目。”    说着,宋濂便将《元史》交给了一旁的太监,再由太监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好。”    朱元璋叫了声好,随即便开始翻看了起来。    宋濂和王袆静静的站着,什么都没有说,就默默的等待着朱元璋翻看《元史》。    两人的心情是忐忑的。    虽然《元史》已经编纂完成,但真正能拍板的不是他们,而是朱元璋。    对于上一个朝代元代的历史记录,一方面要客观详实,另一方面又不能让朱元璋觉得有夸赞之嫌。    这其中的度,都需要宋濂和王袆来把握。    元朝去其他朝代不同,那是鞑子统一了汉家江山,有些描述,就得斟酌着来了。    朱元璋看的很仔细,因为这是他亲自下诏让宋濂和王袆主修的。    对于个新王朝而言,上一个王朝的历史,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没有谁是生来就会治理国家的。    每一个新王朝的诞生,必然建立在旧王朝的覆灭之上。    以史为鉴,警惕上个王朝灭亡的原因,才能让新王朝更好的延续下去。    对于老朱这种想要让大明千秋万代都掌握在朱家手中的皇帝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虽然好像是个皇帝,都想千秋万代。    足足一个多时辰,朱元璋这才大略的将《元史》翻看完毕。    一开始是挺仔细的,不过后面的速度明显越发的快了起来。    因为越到后面,老朱便越发的熟悉。    这元朝的覆灭,就是他亲身参与的,能不清楚么。    朱元璋合上了手中的《元史》,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窝,感觉有些累。    宋濂和王袆非常的紧张,不知道朱元璋对于这个《元史》到底是什么样的评价。    如果只是发回重新编纂就还好,就怕出现一些朱元璋无法忍受的问题。    “嗯,宋提举,还有王通判,你们这《元史》修的相当不错,朕很欣慰。”    朱元璋朝着二人点点头道。    “陛下诏令,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宋濂立刻回答道,内心也松了一口气。    王袆也是立刻道:“臣尽力而已,陛下满意就好。”    尽管朱元璋很满意《元史》,但两人还是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依旧保持着恭敬的样子。    朱元璋看了两人一眼,说道:“修《元史》乃是大功劳,朕应该恩赐你们,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和朕提。”    王袆有些激动,正要说话,宋濂已然开口道:“为陛下修《元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