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第3/3页)
的状态。
    去去周边没什么事,这要是去山东,能同意吗?    朱标的心里,没底。    倒是一旁的朱橚没想那么多,朝着苏璟道:“苏师,那我能跟着您一起去吗?”    出门这种事,对于小孩有着莫名的吸引力。    虽然朱橚很成熟,但依旧是个小孩子。    苏璟摸了摸他的脑袋道:“恐怕是不行的,我这次出门有事,顾不上你。”    朱橚的年龄还是太小了,苏璟可不敢保证不出意外。    明代的医疗水平,真出点事,救都救不回来。    “这样嘛。”    朱橚听到这话,明显有些失落。    朱标说道:“苏师,那您打算什么时候出发呢?”    苏璟想了想道:“就最近这两天吧,我也想早去早回。”    山东靠海,但冬天去看海,苏璟并没有这个闲情逸致。    办事么,速战速决就好。    “苏师,我想同你一起去。”    朱标朝着苏璟说道。    苏璟看向朱标道:“牛懿,我是去找东西,此行路途不算远,但也不近,有可能在年关之前回不来的,过年你不回家吃团圆饭,怕是不好吧。”    苏璟也是考虑到了朱标的现实情况。    过年,那对于每个华夏子民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一个大家族中,朱标作为家中长子,在过年的时候不在,那算是比较严重的一件事了。    “那苏师您呢?”    朱标反问道。    苏璟笑了,说道:“为师就一个人,无所谓的,在哪过年都是过,团圆饭在哪吃都一样。”    朱标这时才想起自己的这个老师,其实是孤身一人的。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好了,就这样吧,我大概后天动身,到时候呢,北上山东,你们俩和我一起,正好把你们送到应天。”    苏璟朝着朱标说道。    苏璟对于明朝的疆域了解的不是那么的清楚,但前世中国地图他还是背的很熟的。    溧水县就在江苏境内,不,应该叫溧水区,而山东和江苏相邻,一直北上就行了。    至于应天,也就是南京,其实溧水也属于南京的一部分,只不过溧水在偏南的位置,北上正好路过。    “嗯,苏师,学生知道了。”    朱标点点头。    苏璟三人迅速的吃完晚饭,收拾好餐具就各自回屋了。    这个天气,晚上只适合呆在被窝里。    虽然并没有什么手机之类的东西可以玩,但可以冥想。    对于苏璟来说,躺在床上闭着眼睛的时候,这思路就异常的清晰。    许多模棱两可的记忆,这种时候就忽然清晰了。    另一头的厢房内。    朱标并没有上床,而是点着油灯,伏案写着什么。    苏璟要去山东,这事朱标一定要给促成了。    可不能让自己的父亲朱元璋给拦住了,得一定促成。    一封书信很快就写完了,内容并不多,主要是讲苏璟要去山东的事情。    多余的东西朱标没写,因为有些东西,不适合在信件里描述。    将信封好,又拿出那把还剩一次击发机会的燧发枪,朱标小心翼翼的离开了别院,将其送到了拱卫郎的手中。    “立刻将信件和东西送到我父皇的手里,不得延误片刻。”    朱标朝着拱卫郎命令道,太子的威严尽显,容不得丝毫的违逆。    此刻的朱标,与在苏璟面前的时候判若两人。    “是,太子殿下。”    拱卫郎意识到了朱标话语中的严重性,夜色下就直接快马加鞭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朱标看着拱卫郎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神色凝重。    自从自己成为苏璟的学生之后,出的最远的一次门,就是去爬东庐山。    但东庐山,也就在溧水县的周边。    山东,那可远了。    苏璟在自己父亲心中的地位,朱标是清楚,也知道自己父亲一度对苏璟起过杀念。    这些在溧水县保护自己的拱卫郎,何尝又不是监视苏璟的呢。    正因为知道这一切,朱标才越发的担忧。    他不想在朱元璋和苏璟之间做选择,或者说,真要是冲突了,他并没有选择的机会。    有的,只能是无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