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朱忧心火上头,马皇后妙计定乾坤  (第3/3页)
/br>    胡惟庸立刻分析起来,还不忘拍一下李善长的马屁。    李善长说道:“你倒是看的清楚,那我问问你,陛下今日虽然被崔尚书逼迫,却始终没有表态,这是为何?”    胡惟庸想了想,回答道:“因为陛下不想让步。”    “嗯,陛下为何不想让步呢?”    李善长又追问道。    胡惟庸迟疑了,他并不是很明白朱元璋的想法。    “还请丞相赐教。”    胡惟庸朝着李善长虚心求教道。    李善长笑着说道:“惟庸,你是不是忘了陛下的出身了。”    朱元璋的出身,平头老百姓!    开局一个碗,直接打下了这大明诺大的江山。    如此丰功伟绩,朱元璋自然对自己很满意。    但他不会希望有第二个自己出现,大明的江山应该是永固的。    百姓,需要好好的引导。    如此一来,民报那就相当关键了。    李善长只是稍稍这么一点拨,胡惟庸便立刻明白了过来。    他立刻拱手道:“多谢丞相解惑。”    李善长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淡淡道:“只可惜,现在事态的发展,即便是陛下,也难以处理了。”    朱元璋今日的让步,便是最大的证明。    胡惟庸没说话,只是默默的思考着。    就在这时。    “圣旨到!”    一声嘹亮的传唤声响起,直接将李善长和胡惟庸都吓了一跳。    李善长当即出门接旨。    很快,圣旨念完,李善长接完了。    他的脸色,和之前又不一样了。    “想不到竟然还可以这样,倒是我失算了。”    李善长听到朱元璋的圣旨,面露苦色。    只因为朱元璋提出了民报和书报的概念,这书报交由崔亮去做,因为他之前就是据理力争这个的。    而民报,则是交由李善长来做。    如果能不做,那是最好的。    但如果非要选,李善长肯定是选书报。    只可惜,朱元璋采用的是直接指定的方式,压根不给李善长选择的权力。    “恭喜丞相!”    胡惟庸走了过来,直接朝着李善长祝贺。    李善长摇头道:“惟庸,此事可不是一个好差事,我怕是要担上一些骂名了。”    身为大明左丞相,却做了如此低劣之民报。    在读书人之中的口碑,那可就要差上许多了。    和朱元璋不一样,李善长更看重,明显就是读书人。    “丞相,话虽如此,但陛下能将此事交于丞相,何尝不是对丞相的一种厚爱呢?”    胡惟庸这话一说,李善长的心情也好了些。    “的确,不过惟庸啊,我事务繁杂,这事恐怕要你多帮忙了。”    李善长朝着胡惟庸说道。    看似随意的话语,却暗藏着李善长对胡惟庸的试探。    “丞相放心,惟庸一定竭尽所能。”    胡惟庸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了下来。    另一边。    礼部。    崔亮一样接到了圣旨。    民报和书报的概念,让他吃惊。    不过,朱元璋继续让他主持书报的内容,他还是很高兴的。    虽然低劣的民报依旧存在,但至少分流了。    高大上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读书人怎么可以看那些低劣的玩意呢?    “世侍郎!”    崔亮喊道。    世家宝随即出现在崔亮的面前,恭敬道:“崔尚书,您唤下官何事?”    崔亮说道:“下一期的民报,还是由你来主写。”    “啊?”    世家宝脸色一变,十分难看道:“崔尚书,这是不是……”    写那种软广和uc震惊体,对于世家宝来说,真是有些折磨。    虽然能给朱元璋稍微增加点露脸的频率,但最近世家宝并不想出现在朱元璋的视线内。    金丹的事情,可还没过去多久呢。    崔亮看了一眼世家宝,随即说道:“对了,忘记说了,从今天开始,民报更名为书报,内容恢复先前的样子,还有问题吗?”    “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去办。”    世家宝立刻点头,没有犹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