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射宴 (第2/3页)
射了。但这还没完,张冲还后面设置了第三轮,那是一百五十步的距离。能将箭射这么远就已经难得了,更何况要中?可见,张冲给这些武备吏多大的压力。 距离箭靶百步的时候,这武备吏明显有点紧张了。 他拉了两回弓,都觉得没有把握,又放下了。最后第三次拉弓,气沉丹田,背一夹就射了出去。 “嗡~” 此箭插到了靶上。 边上的武吏也高兴,高呼: “中靶,偏三寸。” 然后边上的吹打队就是一阵金鼓,直将校场换杀场。 虽然没有中,但已是不易了,张冲边上几个悍将也不自觉点头。 第三箭是一百五十步,这一轮选手们可以自己选要不要再射。 所以下面的教射就问那武备吏还要不要再射。 感受到现象的气氛,此人点头,决定再射一轮。 于是,第三轮,一百五十步射开始。 可惜,幸运没有光顾他。 随着箭剁边的武吏高呼: “脱靶,箭坠。” 然后金鼓声也没了。 那武备吏满脸涨红,羞愧的低下了头。 之后,他将箭袋和硬弓都交给了教射,然后低着头上前,准备领取他的绶带和绶刀。 这个过程中,他没敢抬过一次头,显然是羞愧的慌。 看着这个单膝着地的年轻武士,张冲温言问道: “你叫何名?” “回渠帅,末将叫韩忠。” “嗯,听口音是幽州的?” “渠帅明毫,末将的确来自幽州,是辽东人。” 张冲见这人紧张,宽慰道: “这箭射的不错,没丢你们幽州人的脸。就是这气力还要再练练,后面回军队,多吃rou。吃rou才长气力。我等着你哪天能射中一百五十步呢。” 这个叫韩忠的泪都要流出来了,他知道了渠帅的爱护之心,对着张冲重重顿地,哽咽道: “渠帅放心,末将定将这射艺练好,不丢咱们武备学堂的脸面。” 张冲哈哈大笑,又宽慰了几句,亲自给他配发代表毕业的刀绶,然后就让人带他下去落座。 说到底,论这射得到底如何,今天终究是他们的毕业宴呀。 韩忠这边下去,台上的丁盛就歪着头和边上的典韦说怪话了。 只见丁盛也着头看那韩忠下去,讥笑道: “这人也是个没数的,自己啥斤量不知道啊,还要射第三轮,不知所谓。” 当丁盛说没数的时候,典韦就看了他一眼,等丁盛说完,他才道: “我看蛮好的,我蛮喜欢渠帅一句话的,要是一个人连拔剑的心都没有,就是再有武艺也是枉然。这韩忠能渠帅面前射第三轮,这求胜心就很不错。正如渠帅说的,这人后面再吃吃rou,再多练练,未尝不是个好汉。” 丁盛万没想到典韦还能说这一番话,又看了一眼边上的李大目,惊疑道: “不是吧,你们左军校尉不也就濮阳整修了几个月嘛,怎么一个个变得这么能说会道?” 边上的李大目撇了眼丁盛,澹澹道: “所以啊,多书。之前渠帅给咱关校尉寄了一箱书,都是最新拓印的经典,专门让人捎去濮阳的。” “咱们校尉练兵之余,每日都召集我们听夫子讲经,和你一样,整天闹着玩呢?咱老李也是一文化人了。所以,大器,这书还是要的。” 丁盛羞恼,唾了句: “书?个屁!我大器天授其才,不书也比你们会动脑!动脑,懂不懂?” 说着,他指着李大目和典韦夸张的肌rou,又指着自己的脑子,如是道。 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你俩这浑身肌rou的,和我丁大器比脑?你们也配?什么档次的。 丁盛、典韦、李大目三人那打趣,张冲自然是听到的,他也习惯了丁盛这不着调的。 实际上,如果有心人看台上的泰山军将吏们,就能看出一二不对劲。 因为上面的不仅是驻扎邺城的中护军、后军校尉部,就是东征军、西征军的将校也场,甚至本驻扎濮阳一带的左军校尉部也出现了这里。 可见,蛰伏一个冬日的泰山军,显然将有一场大行动。就是不知道,谁是那个猎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