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一章 佛跳墙 (第2/3页)
大哥李金川,还有大嫂蒋玉秦就出来了,大哥身上还穿着一身维修机械用的工装,双手和衣服上全都是机油。 大嫂则穿着宽松的衣服,肚子rou眼可见的隆了起来,看样子已经挺多个月了。 “多鱼,怎么突然来找我们啊。” 李多鱼笑了笑:“是冬青同志,想你们了。” 见到陈冬青后,李金川直接打招呼道:“小舅,舅妈,好久不见。” 听到李金川喊自己小舅,陈冬青瞬间笑脸飞扬,瞥了李多鱼一眼:“还是金川懂事啊,不像某个人,明明就矮我一个辈分,整天就知道没大没小的。” 李多鱼嫌弃道:“舅妈说的对,心智不够成熟,还不够稳重。” 听到这话后,舅妈笑了:“没错,都一把年纪了,还跟个孩子一样。” 陈冬青: 而周晓英见到大嫂后,赶忙将刚买到的围巾递到了她的手里:“大嫂,一点小小心意。” 蒋玉秦连忙摆手:“你们有来看我们就好了,还送这么贵重的东西。” “不贵重,就一点小小心意。” 李多鱼问道:“大哥,大嫂,你们吃饭了没有,要不一起吃个饭。” 李金川点头道:“我们也还没吃,你们来的话,刚好可以到我们机械厂的食堂一起吃个便饭。” 李多鱼笑道:“今天我答应小舅,要请他吃顿好的,干脆我们一起去吧。” 李金川思考了番,随后说道:“行,你们等我下,我回办公室换套衣服,顺便洗个手,不然我这一身机油味,估计会被饭馆老板轰出来的。” 李多鱼带着一群人,大概走了五分钟后,就看到了一家地道的榕城小吃店。 名字取得也很有意思。 【味中味】 大哥说道:“多鱼,这家店就不错了,里面的鱼丸、芋泥、八宝饭、鼎边糊之类的,都特别的好吃,我跟你嫂子以前就经常来这里吃。” “这家确实不错。” 可作为榕城人,这些东西早就已经吃腻了。 他今天要去的地方,就离这里不远,也就两三百米的距离。 聚春园菜馆! 蒋玉秦见李多鱼带他们来这家菜馆,眼睛瞪得老大:“多鱼,你不会想请我们吃这家吧。” 李多鱼点点头:“大嫂,你不喜欢吗?” 蒋玉秦赶紧摇头,她也是见过世面的,以前还跟着前任厂长时,也来这里吃过好几回。 她本想说,这家店非常的贵,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 可想想李多鱼现在的身家,好像榕城没有他吃不起的饭店吧。 舅妈虽然有点生气,但还是对着小舅,问道:“冬青,这家店是吃什么的啊,看起来感觉不便宜啊。” 陈冬青皱眉道:“吃佛跳墙的。” 舅妈听到这道菜后,瞬间激动了起来:“是不是上了国宴的那个佛跳墙。” 陈冬青点了点头。 而实际上,李多鱼还真会做这道佛跳墙,在后世,佛跳墙的配方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这种大菜,自己做的话,没啥意思,花钱去吃比较有感觉。 聚春园早先时候叫三友斋,创始人叫郑春发,后面又改成聚春园,好像二十多年前吧,被收购成为国有企业了。 而这家店的招牌菜,就是佛跳墙,至于为什么叫佛跳墙,好像是因为当时,一位诗人吃过这道菜后,立马称赞道: “ 坛启荤香飘四邻, 佛闻弃禅跳墙来。 ” 从此,这道菜也就被叫做了佛跳墙。 这道菜的制作过程是真的非常复杂和精细。 前期选料,就得准备很久,接下来,还要吊汤、干货泡发、原料初加工、装坛煨制等工序。 一道正宗的佛跳墙,单单原料就有二十几种,鲍鱼、海参、鱼翅、墨鱼、瑶柱、鱼胶、蹄筋、花菇、鸽子蛋等等。 由于大多都是干货,泡发时间,最少也得两三天,再加上烹饪,一道佛跳墙最少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可以这样说,今天吃到的佛跳墙,往往都是一周前,就可以开始准备的。 点菜的时候。 李多鱼直接让大嫂帮忙点,她是本地的,再加上她确实对这里很熟悉。 除了佛跳墙外,点的几道菜也都是这里的招牌菜。 众人大概等了半小时后,一个黄色大瓦罐被端了上来,端菜的服务员也跟着喊道: “佛跳墙,来了。” 随师傅掀开瓦罐,浓郁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连带着在菜馆里吃饭的人,都能闻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