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352次列车脱轨,李爱国临危受命 (第1/4页)
<\/b>深夜。 京汉铁道线。 一道明亮车头灯光划破黑暗。 返回京城的352次普快列车一头扎进了暴风雨中。 冰冷的雨滴打得面颊生疼,副司机张大花缩回脑袋,向正司机高师傅汇报:“正司机同志,咱们进入了暴风雨区域,请降低车速。” 高师傅是有十多年驾龄,一百多万公里行驶里程的老司机了,接到副司机汇报后,果断撂下大闸。 车速很快降低到三十公里每小时。 检查了仪表,看到没有异常之后,高师傅站起身从上面的架子取下毛巾递给张大花。 “赶紧擦擦,别冻感冒了。” 张大花接过毛巾擦了两下,又将脑袋伸出去了望。 “高师傅,今儿这雨好像挺大的。” 高师傅有些担心的说道:“咱们在石家村上车时候,我已经接到了机务段的通知,京城这两天一直在下大暴雨。” “下雨倒是没啥,咱们火车可不怕雨,就怕铁轨.”张大花话说一半,没有再说下去。 行车将近半年时间,经历了太多的磨炼。 这位年轻的火车司机,原来天不怕地不怕,现在也学会了避讳。 高师傅理解张大花的担心。 京汉铁道线于一九零六年建成通车,距离现在正好五十年,可谓是一条老铁路线了。 更重要的是。 当时负责修筑铁路的比利时公司,为了加速工程进度,节省费用,偷工减料,导致建筑的线路质量极低。 比利时公司为了减轻投资负担加快施工进度,基桩深度不够,施工期间就有8个桥墩被洪水冲毁。 铁路建造水平不达标,前朝却在小国列强的威逼下验收了铁路。 真可谓是弱国无尊严。 京汉铁道正式通车后,屡次发生重大行车事故。 现在暴雨来袭,发生事故的几率,自然增加不少。 身为正司机,高师傅清楚危急关头万万不能自乱阵脚,注意力更加集中起来。 此时352列车的车厢内,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乘坐火车是件乏味的事情,乘客们全靠吹牛打屁撑着。 什么一个月吃两顿肥rou、平日里只吃白面馒头、这次进京是为了参加表彰大会之类的话语随口脱出。 那帮子满嘴跑火车的小青年,将无知的小姑娘忽悠得团团转,兜里也许连十块钱都凑不齐。 2号车厢的乘务员刘小梅见多了这种情况。 一个小青年正在跟姑娘宣称自个是领导的警卫员,迷得小姑娘神魂颠倒。 一般来说,乘务员并不介意乘客在列车上谈对象,只不过骗人肯定不行。 刘小梅走过去说道:“同志,请把你的车票和介绍信取出来。” “刚才不是检查过了吗?” 小青年嘴里嘟嘟囔囔,见乘务员坚持,只能将介绍信和车票递了过去。 刘小梅接过信,大声念道:“张二狗,崇文区清洁队掏粪工人。” 刚才还双眼冒金星的姑娘此时已经掩住了鼻子,往旁边挪了挪,一脸嫌弃的看着小青年。 小青年见此情形,只能郁闷的说了一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掏粪工怎么了!我光荣啊!” 刘小梅挽救了无知少女,心情也好多了。 整了整衣领,将佩戴好肩章,继续往车厢里走去。 这年月的乘务员不用推着小车卖货。 除了维持车厢秩序外、检查车票外。 刘小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顾车厢内年纪大的乘客,还有那两位孕妇乘客。 帮老大爷老大娘打了开水,询问了孕妇的身体状况,刘小梅也松口气。 只是当她走到车厢尾部的时候,闻到一股浓郁的烟味。 几个小青年正高谈阔论,将车厢内搞得乌烟瘴气,刘小梅心情顿时不好起来。 “乘客同志,车厢内不允许抽烟,要想抽烟麻烦您到车厢连接处。” 几个年轻小伙子正抽抽着烟聊得兴起。 被提醒之后,冲着刘小梅翻个白眼:“咋地,劳资抽烟妨碍谁了?” “认识不,这位爷是粮站军哥!” 这几位乘客自从上了车,就不停的捣乱,周围的乘客已经不堪其扰。 刘小梅劝过好几次,也不管用。 现在见他们不听管教,只能警告道:“同志,不管你们身份身份,上了列车,都是乘客。你们在这里抽烟,想过那些老人和孩子还有孕妇们吗?” “如果伱们再不将香烟熄掉,我只能将乘警通知过来了。” 见乘务员动了真格,那几位小青年这才有所收敛,烟头按灭在桌子上。 一个年轻小青年嘴角阴险勾起阴笑,突然大声喊道:“哎呀,桌子怎么这么多垃圾啊,你们352包包乘组的乘务员们都是吃闲饭的吗?” 要是换成其他老乘务员,现在估计早就一巴掌呼上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