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围城,大宋皇帝女儿身_第141章:朕的治下,绝不封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朕的治下,绝不封口 (第1/2页)

    第141章朕的治下,绝不封口

    立储大事,一时半会是争不出个结果的。

    这些大佬们争到最后,已经分成了三派。

    一派以李纲为首的,姑且称之为cos太宗派,主张效仿太宗,在兄弟中挑选一人,做储君培养。

    一派以李邦彦为首,姑且称之为血缘派,认为储君必须在官家的肚子里渡渡劫,才能继承官家的优良血统。

    另一派是李若水为首,称之为移花接木派,觉得最好是从宗室里挑选年幼孩童过继,以续大统。

    赵福金就这样扶着脑袋,看着三派争的面红耳赤,听的无聊,便抽空看一看刚刚挨了一个大逼兜子卧在一旁的太子。

    太子同样无聊,张着嘴打着哈欠,瞅瞅这个,瞅瞅那个,好不呆萌。

    等到午时,这帮人终于吵累了,这才告退。

    赵福金好不容易喘了口气,正想吃个午饭,刚一走出前厅,就见韩世忠掐着陈东的脖颈,把他推了进来。

    赵福金一看到陈东,顿时火冒三丈。

    要没有他,今天的事也不会闹成这样。

    “好啊陈东,你是翅膀硬了,朕的事也敢拿来调侃了?”

    陈东委屈:“官家,昨日你宣臣陪您去龙德宫,可是说的明明白白啊,把您和太上皇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刊了。”

    这话确实是赵福金所说,可是事情却不是按照她预想的剧本进行的。

    起初康王邀她参加家宴,说是这家宴是太上皇为给康王从军归来接风的,赵福金一听,心想这是个好机会啊。

    太上皇为从军归来的康王设宴接风,这说明什么?

    说明风向变了!

    以前太上皇宠爱郓王,那是因为郓王能考状元,这叫重文。

    如今太上皇为康王接风,说明太上皇同样是重视军武的。

    虽然太上皇并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没关系,赵福金是有信心在家宴中,引着太上皇说出文武兼重这样的话的。

    到时候让陈东断章取义,通过小报大肆宣扬一番,给朝廷和市井里吹吹风,即便不可能因此就改变大宋社会的价值取向,至少可以潜移默化的有那么一丢丢的影响。

    至于万一又惹言官不悦……

    那也是太上皇说的,跟自己可没什么关系。

    这才是最初构想的剧本。

    可没想到道君皇帝这个老银币……一开场就带偏了节奏,让赵福金措手不及,以至于最后离开时,把陈东这茬给忘了,这才让陈东一番cao作,把事情搞得无比复杂起来。

    这能怪陈东吗?

    显然不能!

    所以这个哑巴亏,赵福金只能自己吃了。

    见官家动怒,韩世忠心中乐开了花,因为自己替官家出了口恶气――以兵部的名义,给大宋日报贴了封条,停业整顿。

    本想着官家会因此大赞自己是个体己人儿,却没想到赵福金更怒了。

    “你说什么?把大宋日报给封了?”

    韩世忠眼瞅着语气、神态都不像是要爆赞自己,一时楞在原地,不知道该说是呢,还是说不是。

    陈东委屈巴巴地告状:“韩侍郎差点就拉着我游街了。”

    赵福金咬牙切齿:“朕生平最恨的,就是动不动禁言封号不让人说话,说你好时你乐乐呵呵,但凡说的不顺你心了,你就上门贴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