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超前,还是落后? (第2/2页)
让左右两翼的燧发枪兵继续迫近就将要形成半包围圈,胡人那边也开始有了动作。 胡人之中的峻稷山所部匈奴人和戎人像是已经沟通完毕,他们从左右稍微绕了一下。然后呼喊着分别向火器兵的左右两翼冲上去。 火器兵这边的战鼓声停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架子鼓琐碎的声音,军官也在大声呼喝着一些口令。 迈步行进中的火器兵停了下来,他们不断原地踩着步伐,然后又在同一时间停止踏步。 “阵列线准备!” “准备二列线轮换s击!” 阵列线不就是笔直的横向队列嘛。使得第一排的枪兵有足够多的s界。二列线轮换也没有什么台复杂的东西,是前面的第一排单膝跪地抬枪进入待s状态,第二排的枪兵站得笔直也是抬枪进入待s状态。 冲锋中的胡人看见对手停下来,一些长相剽悍看似也是临时指挥的胡人,他们呼喝着队伍也停了下来。 “对边那些帝**从来都没有见过,他们手上的家伙也是从来没有见过,谁知道那是什么?” “很像是一种g?只是他们抬着g做什么?” “很奇怪,往常靠近到二百步,帝**就应该进行弩箭覆盖,这一次我们已经靠近到一百九十步对方还没有s来弩箭?” “先看那些匈奴人冲上去会遭遇什么。我们再决定是不是要冲上去。” 没错,千人左右的戎人停了下来,另一边的匈奴人还在大声呼喊着往前冲。 匈奴人已经冲到距离火器兵大约二百米的位置,他们没有任何降速的意思,反而是加快了迈腿的速度,然后零星的箭矢也从他们这边s向了火器兵那边。 角弓的s程也就是一百五十米左右,要是配置金属箭镞在一百米可以有杀伤力,但是不强。没有金属箭镞的箭矢,由角弓发s出去的最佳杀伤距离是三十米左右,再远除非是s中眼睛等要害。不然也就是造成杀伤而没有致命的效果。 零星的箭矢s过去不是要造成多少战果,胡人经常会使用这样的办法来使交战的对象出现惊慌,是一种心理压迫战术。
“没有箭阵覆盖?” “对,没有箭阵覆盖!” 匈奴人其实也在奇怪帝**手里拿着的g子是什么。他们更加疑惑的是为什么帝**没有像往常那样s来遮天盖日的弩箭进行覆盖。 “那些孬种的戎人停下来了!” “只有我们冲上去哪怕是获胜也只是摧垮了敌军的一处侧翼,对整个战局没有太大的助益。” “我们不停,先冲上去试探一下,无论战况怎么样,我们立刻脱离后撤!” 事实证明匈奴人的崛起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骨子里就充满了野蛮。有一种拼搏的精神。而草原上其它的族群,像是戎人或是狄人早就没有祖先的武勇和胆气。 火器兵这边的阵列线,负责观察敌军间距的军官已经在报数。 “一百八十米!” “一百七十米!” “——前排注意!” “一百六十米!” “——抬枪,瞄准!” “一百五十米!” 匈奴人还在往前冲,他们接近到一百五十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s箭,这一次不是零星的箭矢s向火器兵,是大概有二百左右的弓兵在s箭。 火器兵有身穿皮甲,皮甲的要害部队镶着金属片,他们的头上也带着皮盔,面部拉下来会遮盖住脸庞。 “胡人的角弓劲力不行,你们只需要注意别被s中眼睛。” 胡人从一百二三十米s出去的箭,是箭矢s中了排列长形队的火器兵,可事实就跟帝国的军官说的那样,角弓的s程本来就短,胡人装配的也是没有金属箭镞的箭,角弓s出来的箭超过八十米就会有些飘,只要是稍微注意一下很容易就将s来的箭矢格挡开,哪怕是被s中,胡人s来的箭顶多也就是碰向甲胄,无法破开皮甲,更别提会产生什么伤害。 刘邦、曹参、韩信、余樊君,好些人是位于战场的一侧观看,他们是一边看一边交谈。 “……内部演习的时候,火器兵在四百五十米距离的时候会被巨弩s击,三百米以上的距离就会被弩兵发s出去的箭阵覆盖,接近到一百五十米又会被弓兵漫s,所以很多人认为只要火枪的距离没有超过三百米,火枪兵的作用就不会大。” “嗯,燧发枪的s程最远是一百七十米左右,并且相较起弓弩还能保证一些命中率,燧发枪根本没有任何准头可言。这也是被诟病最多的地方。” “很多将领认为燧发枪兵没必要存在,倒是火炮这种兵器应该增加、增加、再增加。火炮的最远s程可以达到八百米以上,因为有‘望山’和刻度表,命中率也能保持在百分之五左右。其实大家最重视的是火炮的s程,众多火炮的覆盖s击也能摧垮敌军的战斗意志。另外,所有将领一致认为,火炮的出现会让城墙变得没有任何价值。” 刘邦不是那么听得懂韩信和曹参的对话,听到后面关于城墙的话题,他才有那么点恍然,心想:“难怪了啊,我说中枢怎么会不再批准各郡县建造城墙!” 另一边,胡人已经冲锋到距离火器兵不足八十米的位置,胡人s出去的箭矢也已经开始对火器兵造成了杀伤。 “七十米!” “——第一阵列线,s击!” 一阵像是炒豆子的“噼里啪啦”响声,成为跪姿的燧发枪兵扣动扳机,随着他们的s击现场也冒出一阵阵的烟雾,然后是站立姿态的第二排燧发枪兵发s。 跪姿s击完毕的火枪兵s完并没有移动,第二排s击完毕的火枪兵也没有移动,他们后面的阵列会向前顶替位置,然后该装药填铅弹的士兵一阵忙碌,装好弹药又向前进行发s动作,如此的无限循环接替s击,滚动着一直向前……(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