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朝堂乱斗  (第2/2页)
争。”    张乐言眼睛一亮。    商博继续说道:“汉武帝是权术大师了,可汉武帝策划了阴谋了吗?其实也没有。大部分的政治斗争,都是因势利导见招拆招,没有那么多布局千里的。”    “如果拆开来看,这一次祥瑞之争,其实就是上一次皇帝和政事堂争斗的延续。”    “灵武发现祥瑞,这对于皇帝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这说明了皇帝继位的合法性。”    “在这个时代,天人感应学说虽然已经没落,但是在很多士大夫和百姓心中依然有市场。”    “皇帝是灵武登基的,灵武发现祥瑞龙骸,这说明皇帝受命于天的。”    “所以皇帝当场宣布了在灵武发现祥瑞的消息。”    “但是对于宰相来说,皇权膨胀必然会侵占相权。”    “上一次皇帝用轮流秉笔,将首相负责制度的政事堂改为轮流执笔的群相制度。”    “这虽然得到了其他宰相的支持,但是也让政事堂警惕,这是皇帝想要削弱相权了。”    “所以这一次的祥瑞之争,争的不是祥瑞,争的是祥瑞的解释权。”    张乐言满脸崇拜的看着商博,没想到仅仅靠着一条新闻,商博就看清了大唐朝堂上的斗争。    商博的分析确实不错,这场祥瑞之争愈演愈烈,引起的风波要比上一次回鹘战报的风暴还要大。    御史中丞上书弹劾杜鸿渐的奏章,被皇帝留中不发,这是皇帝向朝廷大臣表明态度,他要保杜鸿渐。
    但皇帝留中不发,却引起了朝中大臣更大的愤怒。    御史台御史联名上书,请求皇帝彻查灵武祥瑞事件,弹劾杜鸿渐的奏章如同雪片一样飞进了皇宫之中。    而政事堂的堂碟发往了灵武,灵武很快就将发现龙骸的过程详细回复了上来。    陇右,望气士?    这些字眼再次掀起了朝堂更大的风暴。    建宁王会同杜鸿渐,伪造了龙骸这个祥瑞,向朝廷邀功的说法甚嚣尘上。    凤翔府的舆论风气又是一变。    在李亨的御桉上,也开始出现弹劾建宁王的奏章了。    烦躁的李亨扣下所有的奏章,停掉了和宰相议事的延英殿奏对,可是事情却走向了他无法控制的方向。    太子詹事杨绾上书皇帝,弹劾杜鸿渐谎报祥瑞妖言惑众。    这代表东宫一系的官员,也参与到了这场斗争中来了。    而东宫所指的矛头,自然就是建宁王了。    接下来在武功城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被朝廷大臣参奏,认为他是杜鸿渐上祥瑞事件的幕后主使人。    郭子仪不得不上奏章请罪待参,正在筹备收复两京的战事都停滞了下来。    朝局到了这个程度,就算是皇帝也不得不屈服了。    被皇帝秘密召回的秘书监李泌,坐在皇帝面前。    李亨被这场祥瑞折腾的精疲力尽,看着对面的李泌,李亨感觉前所未有的放松。uu看书    当年在灵武的时候,就是李泌不断为他筹划。    到了现在李亨才知道,李泌才是最忠心自己的人。    李亨将群臣的奏章扔给李泌说道:    “泌公,杜鸿渐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泌是在灵武待过的,他和杜鸿渐也是相识的。    李泌没有看其他奏章,只是看着杜鸿渐写上来的奏章。    李泌说道:“圣人,杜鸿渐臣是相识的,以臣看来,杜鸿渐不是谎报祥瑞的人啊。”    李亨点点头,杜鸿渐是他在做太子府的时候就熟识的,他很清楚以杜鸿渐的政治智慧,是不可能做谎报祥瑞的事情的。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几乎第一时间就将祥瑞的消息告知朝廷大臣。    可是如今弹劾杜鸿渐的人多了,李亨对于自己的判断也没那么自信了。    李泌说道:“杜鸿渐有从龙拥立之功,又被陛下信任驻守灵武,掌边镇军政,日后是必定要出将入相的。”    李亨点点头,若是日后能平定叛乱,杜鸿渐肯定是要大用的。    杜鸿渐是进士出身,本身的起点就比普通武将高。    以他的功劳,只要安安稳稳在灵武待上一段日子,进入政事堂成为宰相,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李泌说道:“臣以为,杜鸿渐没有必要伪造祥瑞。”    李亨又问道:“建宁王?”    李泌说道:“陛下是说,杜鸿渐和建宁王勾连,伪造祥瑞?”    李亨点点头,这是他最害怕的可能,边镇大将和皇子勾结,这可是任何皇帝的大忌。    李泌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