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1章 官家逼西夏国主献出贤妃,荒唐啊! (第5/5页)
,西夏崇宗元德六年,贤妃曹氏才为崇宗李乾顺生下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李乾顺的第二个儿李仁孝。 李乾顺的第一个儿子,是他和下嫁来的辽国公主耶律南仙所生,名为李仁爱。 赵吉算了一下,西夏国主李乾顺和贤妃曹氏,还要有两年的时间才能生西夏国的一代名君李仁孝,故此,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提前不能曹氏生出西夏国的真龙天子,要提前斩断西夏国的龙脉气运!!! 赵吉还是有一点点的小迷信的。 他越是读书多知道的历史知识多,越是发现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若是真的有真龙天子,那么其国再危险也不会灭亡。 就拿他最为熟悉的两宋历史为例。历史上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面对碰上金军前后两次南下围困大宋国都东京开封城,这二帝昏招频出,终于变成了金军的俘虏,靖康之耻,堪称从古至今汉家王朝最为耻辱的历史。 可是,正是因为大宋还有一条年轻的“真龙”康王赵构,才使大宋不至于被金军给灭,可使社稷残存,偏安江南,甚至他还把南宋发展得国富民强…… 在赵吉看来,历史上的赵构,就是一条真龙;除了他赵构之外,宋徽宗的所有皇子都在靖康之变中成了金军的俘虏,他却因为各种阴差阳错,即便是他赵构第一个被送去金军大营,却遭到了金人的怀疑如此箭法高超、英勇无畏的青年必然是大宋将门之子冒充大宋皇子来难骗俺们金人的。 结果,赵构这条年轻的真龙,等于是入了贼窝,已经趴在了案板之上,等待金人宰杀烹饪: 可是,金军主帅却鬼使神差地认为:你们大宋人狡猾得很,想骗俺们金人吗?送来一条‘泥鳅’,想糊弄俺们这是龙子,,俺们这么聪明的金人,岂能上了你们大宋皇帝的当? 结果,赵构这条年轻的真龙,被金人当成了假货,给退货了…… 再之后,金军势大,铁蹄南踏,搜山检海捉赵构…… 金军费九牛二虎之力,再也捉不到赵构了。 赵吉想到这里,同样道理,如果西夏的皇族中,生出一条像历史上的李仁孝这样一个真龙天子, 等到朕把大宋发展强盛,可以一统中华之时, 那么,西夏国有李仁孝这样的真龙天子存在,会不会也像历史上的赵构建立南宋那样,他李仁孝也可是偏某一地,建立一个可与大宋抗衡的夏国呢? 赵吉感觉,这是极有可能的。 历史上的西夏皇子李仁孝身上的幸运光环,不亚于大宋的康王赵构…… ”《西夏书事》中记载:仁孝,曹妃所生。生时异光满室,成安公主见而爱之,请名‘仁孝’,令保母持至宫中,时抚摩不忍释。“ 赵吉知道,其实,李仁孝并非太子,也不是嫡出。 当时西夏国的太子是李仁爱,他为李乾顺和皇后耶律南仙所出。 可是,西夏国的太子李仁爱,因看到金灭辽国,替外公之国担扰加上得了重病,于元德七年9月病逝。 不久耶律皇后也绝食身亡, 如此一来,曹贤妃所生儿子的李仁孝,成了实际上的皇长子。 即便在以后,历史上的西夏崇宗李乾顺立了宋朝降将任得敬的女儿任氏为皇后, 可是,任皇后没有给他生出皇子,而且,李仁孝的生母曹妃的智谋和情商都很高,在后宫中很会左右逢源,把竞争对手任皇后处成了自己的干姊妹,曹氏依然受宠。 子以母贵,李仁孝被立为西夏国太子。 西夏崇宗大德五年六月,五十七岁的崇宗李乾顺崩,其子李仁孝继承皇位,是为西夏仁宗,皇后任氏被尊为皇太后,作为皇帝生母的曹贤妃则被尊为国母。 西夏仁宗李仁孝在位五十四年,是西夏最为强盛时期…… …………………… 想到这里的赵吉,看向跪在自己面前正在劝谏的名臣张浚。 此时,张浚正在苦口婆心地劝谏着赵官家,千万不要打西夏国主李乾顺妃子曹贤妃的主意,不然定会影响宋夏两国邦交…… 赵吉因为是一个熟知两宋历史的穿越者,他已经暗自谋划了这件事很长时间,岂能被张浚劝谏成功呢? 赵吉对张浚道:“朕占卜推算,西夏有曹贤妃,其国运必会昌盛百年,对大宋不利。 故此,朕才如此行事! 具体细节,朕不愿泄露天机,尔要听之信之。” ‘我信个鬼啊?!’张浚心中暗道。 跪在赵吉面前的中书舍人、拟定将要出使西夏的使臣张浚,不解地仰望赵官家,他根本不相信西夏多一个或少一个曹贤妃这样的女人,怎么就会影响到西夏国的国运呢?! 张浚在心中还坚持着自己的看法,赵官家一定是听闻出使西夏回来的宋使说,人家西夏国的贤妃曹氏长得天生丽质,咱们这位官家又色迷心窍了,想将人家西夏国堂堂的曹贤妃搞到他的后宫里…… 想到这里,张浚壮着胆子,启奏道:“微臣冒死进谏,此举不妥啊……” 赵吉没有等张浚哔哔完,立即沉下脸来,严厉地问道: “张浚,朕提拔你,是看在你乃青年俊杰,何来得像老儒般迂腐? 能完成朕交待出使西夏使命者,非你张浚一人?! 你若不答应,朕更换他人出使西夏便是! 张浚,朕问你,能否出使西夏? 能否办成朕交待之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