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梁山武院  (第2/2页)
/br>    两翼长枪突进,向中间合围。    朴刀队居后压阵,守护枪兵两翼。需要突破时,重装突袭,打破僵局。    战事顺利时,直属亲卫骑兵队顺势掩杀,刀盾兵跟随追杀,长枪、弓弩队打扫战场、朴刀兵负责警戒。    若战事不顺,朴刀、刀盾负责断后,长枪、弓弩依次后撤,亲卫骑兵队游弋掩护。    骑兵营:    豹韬营向重装骑兵发展,装备战马具装,骑兵穿铁甲,一人双马。配两丈长枪一根,盾牌一面,弯刀一柄,标枪七根。    苍狼营向轻骑兵发展,马不披甲,士兵穿扎甲,一人双马,配弓箭一副,箭三筒,两丈长枪一根,弯刀一柄。    经过数次战役,缴获和商城兑换的骡马都优先配给豹韬营、苍狼营,只等训练数月,便可形成战力。    水军营分别为:六百石楼船300人、三百石长船300人,一百石哨船600人,跳帮精锐300人。    水军装备小圆盾、标枪,长枪,短刺。一般水军无甲,跳帮精锐装备皮甲。    所缺战马,等下月五号,晁盖会再次用系统进行一次大兑换。    所缺兵器,已经向独龙镇的汤隆下好订单。    剩下的,就是加紧cao练,修炼内功,等待明年开春,再大干一场。    见众人都分配任务,各司其职,刘广不禁尴尬道:“大家都有任务,那我呢?”    “你嘛”    晁盖实在还没想好怎么用刘广。他是个手高眼低的典型。让他领军,晁盖怕他再把队伍带沟里;让他从政,晁盖怕他旧官僚那套发作贪污受贿;让他瞎呆着,那不是浪费人力么?    只要思想不滑坡,困难总比方法多。晁盖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适合他的工作。
    那就是“梁山武院”的首席教授。    “梁山书院”主要培养文人学子,主要教授:语文、数学、历史、自然、品德、神话六个科目。    准备新建立的“梁山武院”,主要培养基层将校,主要教授:弓、骑、兵法、个人战技。    晁盖同样兼任五院的院长,手下目前只有刘广、刘慧娘两个教授,而他就是首席,负责教授弓术和骑术。    兵法一科,晁盖准备让刘慧娘来当教授。    个人战技,则由武松、鲁达、杨志等将领做客座教授。    于是,不到十天时间,“梁山武院”就完成了土地平整、宿舍上梁,马厩建设。还有因战功被推荐的第一届二百名基层士兵学员。    “想不到我刘广一介粗人,有一天竟然能入学院当教授!”    在大宋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氛围下,刘广对自己的新身份很满意。    “还是首席呢。”    晁盖好心的提醒道。虽然专职讲师只有刘广和刘慧娘两人而已。    “多谢天王,我以后一定尽心尽力,把一身所学倾囊相授。”    刘广拍着胸脯打包票。    叮,亲和度 4    刘慧娘天资聪颖,虽然只有十八岁,但是理论知识非常扎实,教授普通士兵兵法肯定没有问题。她对进入武院当教授也很感兴趣。    叮,亲和度+3    嗯,嗯,不错。我会盯着你,把你身上本领都榨干的。晁盖一脸和蔼的笑着。    至于刘麒、刘麟两兄弟。既然刘慧娘走了,就让他们两人做自己身边亲卫吧。    两人都是身材高大之辈,擅使三尖两刃刀,一对儿伪劣版的二郎真君。但架不住两人长的帅气,恰如吕方、郭盛一般,在自己身后持枪站着,确实威风不少。    怎么让一个普通人突然拥有头领气质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群大汉装出文质彬彬的模样,垂手跟在身后,遇到门帘挑门帘,遇到电梯按电梯。    大家远远一看,站在C位的人,越看越越觉得有气质。    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腊月初五,又到了发薪日。    梁山八百里水泊冰封,船不能行,人不得过。云天彪在郓城县窝了半个月除了安营扎寨准备过冬,什么都没法做。    晁盖让朱贵机密司密切关注,玄武营日常巡逻之外,也不暂时不把心思放在他们身上了。    似乎那些应天府官吏真的只是把禁军放在这里过冬而已。但据机密司探得,应天府给朝廷的奏报上写,官府与梁山三日一小战,十日一大战,斩获良多。同样,伤亡不小,战死者的抚恤都不下十万贯,军粮损耗也很严重。    哎,果然,养寇自重,借寇发财,吃空饷,喝兵血这种手段,已经是他们的传统艺能。    有没有王麻子不重要,借剿匪敛财很重要。跟这些真正的老狐狸比起来,董昌言还是太年轻了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