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照大明_第三百零四章 设宴赔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四章 设宴赔罪 (第2/2页)

>
    未及片刻,二人重重地点了点头,几乎异口同声地应道:“相……”

    “既是如此,那小生只能勉为其难了。”朱厚照脸上似甚为无奈,“不过,小生仅偶有所得,若有不中听之言,望二位莫怪。”

    祝允明和那名年轻男子听得纷纷摇着头,口中连称不会。

    何文鼎和刘瑾更缓缓转过身来,似要看朱厚照如何为这二人相将来之事。

    稍顷,朱厚照双目已望向那名年轻男子,盯着他的脸庞久久不动。

    在那名年轻男子被盯得心中发怵时,朱厚照嘴角扯起一道弧线,转头又望向另一侧的祝允明。

    不一会,他再次扭头望向那名年轻男子。

    就这般,他反复打量了两人好几回,不过始终一言不发。

    直至最后,朱厚照轻叹了声,收回目光时,还端起桌面的茶碗,凑近嘴边抿起茶。

    祝允明和那名年轻男子见状顿时面面相觑。

    未及片刻,祝允明忍不住开口问道:“昭之,如何?”

    朱厚照顾着抿茶,仅微摇了摇头。

    “昭之兄,但说无妨。”那名年轻男子亦出言。

    朱厚照将茶碗从嘴边挪开两三寸,先后瞥了瞥祝允明和那名年轻男子:“祝老哥、兄台,小生以为还是不说的好。”

    那名年轻男子的祝允明相视一望,脸上均为焦急之意,随即双双出言。

    “昭之兄,在下洗耳恭听。”

    “昭之,你直言便是。”

    朱厚照放下手中的茶碗,轻声道:“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

    祝允明和那名年轻男子均一愕。

    何文鼎和刘瑾却茫然,不知为何千岁爷突然讲起故事来。

    只听见朱厚照的声音继续响起:“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在那名年轻男子和祝允明惊疑之间,朱厚照再道:“若依相面所示,二位便如那乡人之子……”

    祝允明长叹一声:“昭之,若老夫将名落孙山,那老夫亦有所料。但要说我这好友也如此,应不至于吧?”

    那年轻男子沉着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祝老哥,不知这兄台是?”朱厚照问道。

    “昭之,老夫这好友,姓徐,字昌榖。虽仅二十三岁,但年少成名,年十七即撰《新倩籍》,实为大才子也。”

    朱厚照听得“哦”了声,朝那年轻男子拱手道:“原来徐兄竟为大才子,失敬、失敬……”

    其实,朱厚照早猜知这名年轻男子的身份。

    徐昌榖,亦即徐祯卿,昌榖为其字。他是吴县人氏,生于成化十五年。他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即为后世所称的“吴中四才子”。

    徐祯卿听得脸带苦笑:“昭之兄,在下岂敢称才子。”

    未几,朱厚照又出言道:“祝老哥、徐兄,要于那金榜题名,才学固然重要,但有时更须运程。”

    迎着两人投来的疑惑目光,朱厚照再道:“不知二位可认识唐伯虎?”

    祝允明和徐祯卿听得嘴角扯了扯,他们何止认识唐寅,二人与他均为好友。

    朱厚照自然故作不知,又道:“虽然唐伯虎得中解元,但赴京赶考亦名落孙山。更无辜卷入鬻题案,受到牵连后,连那辛苦得来的功名亦被革去……”

    徐祯卿和祝允明一阵沉默。

    “祝老哥、徐兄,小生相面术未精,适才提及的春闱之果切莫当真。”朱厚照安慰道,“春闱后,小生再设宴向两位赔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