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生活技能,你却练成神技_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家都是老阴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家都是老阴比 (第4/5页)


    坐在这样的宏伟圣洁的寺庙里,只会令人倍感清凉,万物生于其中。

    在这座天然艺术宝库中徜徉,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那种崇高而神秘的自然杰作,让人眼前一亮,留连忘返。

    这座山清水秀的高山上,装扮得如同一个自然美的殿堂,从而散发着不一样的气息。

    青黄寺,独拥着这片山脉。

    每一座山,都有这种寺庙,彼此相连。

    此时,最大的主庙里,庄严肃穆的宝殿上,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僧人,正在对着前面巨大无比的金色佛像,顶礼膜拜。

    老僧人穿着方丈的袈裟,是青黄寺的现任主持,同时也是少有的绝顶高手之一。

    自从大楚国建立前,他的那位师兄舍身成仁,最终,为青黄寺搏下了如今的名声。

    整个大楚国的佛门,唯青黄寺唯尊。

    此时,慈远方丈敲着木鱼,正在诵经。

    而在慈远方丈的下方,惠悟和尚低着头,跪坐在地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除了他之外,还有一堆的苦行僧。

    他们都没有说话,而是等待着慈远方丈诵完经。

    大概过了有将近一炷香的功夫后,慈远方丈这才将经书全部诵读。

    他转过头,目光无悲无喜。

    “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慈远方丈淡淡道。

    惠悟和尚赶紧说道:“错在分不清是非对错,周安所做是为了保护一方百姓,我不分是非,去落周安面子,对于青黄寺来说,是不好的。”

    自从回来之后,惠悟和尚就一直在面壁思过。

    直到今日,慈远方丈这才让惠悟和尚回到了宝殿。

    惠悟和尚也终于明白,自己做的事情,究竟有多么的离谱了。

    他差点就断送了青黄寺的未来。

    人家周安替皇帝办事,你去搅局,那就是和皇帝过不去。

    青黄寺有如今的势头,全都仰仗于皇帝,他的做法就是找死。

    “我已经接到了总司的信,周安早就通报了上去。”

    慈远方丈缓缓道:“周安这人,并不是你想象的莽夫,他懂得借助身后的势力,脸皮极厚。”

    “比如现在,我们反而成了被施压的,至少总司给我施压了。”

    惠悟和尚愣了愣,随后冷汗不停的流下:“都是我的错,总司是什么意思?”

    慈远方丈道:“我已经说明,不会和周安有矛盾,此事了了,从此之后,见到周安,你绕着道走就行了。”

    惠悟和尚闻言,赶紧答应下来。

    青黄寺距离淮西京太远了。

    他都不一定会见到周安,自然而然的,不会与周安再生出过节。

    退一步说,哪怕是遇到了周安,他也要躲着走。

    慈远方丈挥了挥手,意思是事情已经解决了,让他离开。

    惠悟和尚也没有多留,赶紧告辞了。

    等到惠悟和尚离开之后,慈远方丈又对着佛像行了个礼,这才离开了宝殿。

    宝殿的后面,有一扇小门。

    这里是青黄寺的禁地。

    除了方丈之外,其他人都不准进入。

    慈远方丈推开了小门,从外面走了进去。

    小门内,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子。

    小院子的前方,则是一个木屋。

    这里,并不是像普通的院子,而是有着阵法的加持。

    这是一种极为高深的阵法,哪怕是通灵境往上的高手,从外面也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再加上这里又是禁地,所以一直是青黄寺只有慈远方丈知道的秘密。

    慈远方丈反手将小门关上,随后来到了那座小木屋里。

    这位大楚国佛门的尊崇之人,竟然对着木屋微微弯腰,做了一个极为恭敬的礼节。

    他没有说话,但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片刻之后,木屋里,响起一道声音。

    “进来吧。”

    仅仅只是三个字,但是却透着一股高高在上的意思。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声音极为稚嫩,就像是一个少年。

    慈远方丈缓缓推开了房门。

    木屋内,摆设极为简约。

    简约而不简单。

    光线透过窗户撒在地上,点缀出一片金黄。

    房内干净整洁,除了床和几张小桌,其他几乎无摆设。

    墙上悬挂着一幅画,出自大师手笔。

    床边,放着一盆盛开的鲜花,装饰点缀了这个简单的空间。

    木屋内静谧而舒适,仿佛在温暖的怀抱里。

    而在桌子前,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正在淡淡的饮茶。

    少年顶着一个大光头,非常显眼。

    慈远方丈缓缓关上门,恭敬道:“慈远,见过师兄!”

    当师兄二字出口后,如果是江湖中人听到,一定会认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师兄,是指的上一任住持,那个为了大楚国而死亡的绝顶高手。

    可现在,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和尚,竟然被慈远方丈叫师兄,这是耸人听闻的事情。

    少年和尚却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一份恭敬,道:“这具躯体,还不是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