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回 幼婉凌迟离皇受死,顾尊弄笔仙子画眉。 (第2/3页)
再加上颦儿娇憨可爱,众人不敢轻视她。 时间久了,颦儿也渐渐归心了。 那大隋天下纵然有千好万好,也没有佛爷的家好。 想到这,颦儿莫名的羞红了脸蛋。心里烦乱极了,于是就起身拿起书架上的书随意翻看。 随手拿到一本《乐府诗歌》翻看,翻着翻着,颦儿就看到了一首小诗,名唤《古相思曲》。 “十三与君初相识,王侯宅里弄丝竹。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颦儿连忙把《乐府诗歌》放回,装作整理房间的样子。待回头一看,顿时露出笑意。 “佛爷,往日闭关都三月,这次才三天怎么就出关了?”颦儿关切的问道。 顾尊看到颦儿一笑,说道:“朔州虽定,但西凉虎视眈眈,现如今不是闭关的时候。你先去准备些茶点,我一会有一位客人要来。” “是,佛爷。”颦儿点点头,看了一眼顾尊转身离开。 现如今朔州的事情暂时平息,顾尊打算去一趟岭南。因为虎牙自从去了岭南之后,音讯全无。再加上岭南也已经被朔州的夜色所侵袭,也慢慢有了宵禁的规矩。这件事让顾尊有些好奇和担忧。如果朔州的夜色恐怖向外扩散,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真怀疑当年的千秋拜我在摧毁狱州时,是不是直接打穿了地狱?否则怎么会冒出这么多的邪祟? 顾尊打算去岭南一趟,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今日就是邀柳芷弥一叙,毕竟顾尊走后,朔州的一切还需要柳芷弥帮衬着。 朔州的水很深,别看现在义军明面上占据了大局,可除了因为顾尊所以牵连到的柳芷弥、玄百川两位,朔州八奇中的其他几位从始至终都没有现身。 如果不是因为顾尊的原因,柳芷弥想必也不会掺和世俗界的一切。因为她是冥洛仙子,凡人的死活真的不干她什么事。 颦儿还没把茶点端来,一阵风而过,顾尊虽然未回头,却也知道是谁来了。 “仙子安好?”顾尊笑着问道。 “尚可。”柳芷弥今日没有提着青冥灯,也没有带着红尘刀,只是一身绿裙如清波荡漾,月白烟青水暗流,少了几分疏离,更带一丝活泼。 初见时,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高仙子,现如今到真的是有了几分烟火气了。 过往如烟,顾尊有些感慨,忍不住说道:“真不知道该如何感想了......” 柳芷弥倒是洒脱的很,轻快的坐在了椅子上,笑语嫣然的看向顾尊轻声道:“那就,为我讲一个故事吧。” 好像一切回到了开始。 顾尊淡笑道:“好,不过今天这个故事不是神话,也没有精怪。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男孩叫张敞。幼年时他贪玩,无意中用石块打破了一个同村女孩的头,当鲜血长流时,他吓坏了。后来女孩被家里人带走,两个人就再也没见过。因为女孩回去治伤后,在眉间留下了伤痕,有了断点。从此以后就自卑不愿出门。” “多年后,因为眉梢有疤痕这个瑕疵,女孩根本找不到婆家。此时张敞已经做了大官,在回乡途中偶然见到了女孩。虽然时隔多年,可仍旧一眼认出。可女孩因为眉间伤痕,自卑躲避。张敞随后打听到了实情之后,就在第二天上门提亲。从此二人恩爱美满。” 柳芷弥轻笑道:“今日的故事,不如往日的有趣。” “可还没完呢。”顾尊继续说道:“两个人结婚之后,张敞每日上朝之前,都会为自己的妻子画眉,非要描得特别妩媚才满意。但朝廷大员,沉迷于画眉之乐,这件事很快传播出去。上至朝廷官员,下至平民百姓,无论茶楼酒肆,还是闺阁闲话,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窃窃私语。”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越传越厉害,被张敞的政敌知道,于就对皇帝上奏,说张敞有伤风化,不成体统。” 柳芷弥这才提起兴趣:“然后呢?” 顾尊说道:“皇帝亲自过问了此事,张敞却心直口快,谁都敢怼,对皇帝说,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这是臣子的私事,皇帝也管不着。 柳芷弥听的痛快,拍手道:“当如此矣!” 顾尊继续说道:“后来皇帝爱惜张敞才能,没有因为张敞的顶撞而怪罪。但也因为这件事,觉得他威仪有缺,没有得到重用,无法位列三公九卿。不过却流传下了‘张敞画眉’的典故。” “张敞画眉?我怎么从未听闻过?”柳芷弥微微蹙眉的样子很好看。 顾尊笑了,这本来就是前世的成语典故。相如窃玉,韩寿偷香,张敞画眉,沈约瘦腰,这是古代四大风流韵事。柳芷弥自然是没听过这些的。 当然这里的“风流”并不是后世理解的意思。在古代“风流”也是一种精神,或者说风度。有人风度翩翩,风采令人向往,于是人称其“风流”也,此风流非彼风流。 顾尊解释道:“民间故事罢了,仙子怎么会研究这些呢。” “倒也是。”柳芷弥听完还有些意犹未尽,虽然不是什么光怪陆离的故事,但颇有风骨韵味。 顾尊倒是想起一首词,颇为应景,随口吟着。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