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 震撼!循环的时间线  (第2/3页)
歌后的永恒经典。    那位歌后和弟弟一样,出身自丸光园!    而三个小偷也是孤儿,同样出身自丸光园!    至于这条线的起始点,便是解忧杂货店那位已经去世的老板——    浪矢爷爷。    几个故事后时间线回到过去,浪矢爷爷的视角出现了。    浪矢多年坚持为人解忧答疑,有天他收到了这样一封信,写信人称她现在怀孕了,但孩子的父亲有自己的妻子。    她该怎么办?    浪矢的儿子说当然要打掉!    浪矢骂儿子:人家正是因为想要把孩子生下来,所以才写了这样一封信啊,其实她需要的不是建议而是支持。    于是浪矢回了信。    不久后浪矢因为癌症晚期住院,却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    有一个女人开车带着孩子自杀了,结果母亲死亡,孩子却被救了下来。    浪矢五雷轰顶!    这个女人正是之前那个询问自己是否要生下孩子的女人!    既然生下来了,为什么又选择死亡?浪矢痛苦自责,忽然怀疑自己这么多年坚持回信,给别人的人生建议是否错了?是不是一直在帮倒忙?    浪矢要求儿子一定要带自己回杂货店。    儿子拗不过老人,只能照做,进入杂货店之前,浪矢又给了儿子一封遗书,让儿子看。    遗书写着:    “浪矢杂货店将在我三十三周年忌日重新复活,为此我想请教过去咨询过杂货店,并得到回信的各位直言相告,当时那封信对你的人生有何影响,是否帮上了忙?    如同当时那样。    请将信件投入卷帘门口的信箱内,万分感谢。”    浪矢在遗书中要求后人,到时候要把解忧杂货店复活的消息放出去。    原来浪矢早就知道,解忧杂货店可以勾连时空,他希望未来的大家可以回信。    下一刻。    浪矢站在杂货店,收到了无数的信,他打开一看,所有回信都在感谢自己,说你的回答非常有用,你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    这些信!    来自未来!    其中只有一封信很特别。    什么都没写,是完全空白的纸,一张白纸吗?    而小偷三人组闯入杂货店的这个晚上,正是解忧杂货店窗口复活的前一天晚上。    “又串上了!”    看到这里陶妍妍已经对不夜侯佩服的五体投地,每个故事都能串到一起,看似杂乱的时间线,其实始终都围绕着隐形的线索!    而这些故事或感人或悲伤。    陶妍妍看着书,几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自己多少次哽咽,又有多少次忍不住落泪。    ……    终于。    故事回到小偷视角。    最后的故事开始了。    最后的写信人自称“迷途的小狗”,她在信中说自己最近急需用钱,但上班赚钱太少,想去当陪酒女了。    陪酒?    三人生气了,直接回信把女孩骂了一顿,干嘛要做这种事情,脚踏实地的上班不好吗?    好嘛。    正义的小偷。    迷途的小狗解释:    我要赚钱不是为了奢靡消费,因为我是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我的父母领养了我,现在他们遇到了财务困难却没有钱,我想要报答他们的恩情,但我现在的工作来钱太慢也太少了……    孤儿院!    又是孤儿院!    三个小偷发现他们今晚收到的每一封信都和丸光园孤儿院有关,包括他们三人其实也是这个丸光园的孤儿。    怎么办?    三个小偷有了想法,直接在信中指导“迷途的小狗”,如何把握住未来的机遇。    简单来说就是帮女孩开挂。    视角转到女孩这边,她在“浪矢先生”的指点下一路飞黄腾达!    什么时间点买什么股票……    什么时间点买房子卖房子……    数年后,已经颇为富裕的她看到了一个新闻:    “丸光园孤儿院发生火灾”    出身自丸光园的她,第一次生出了想要帮助这个孤儿院的想法。    又过了几年,这位迷途的小狗有了自己的公司,已经是一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了,她想要帮助丸光园孤儿院的愿望也更加坚定起来。    可是。    孤儿院的老院长已经去世了,代理院长是个中饱私囊的家伙,于是她想要接手这个孤儿院。    代理院长就散播谣言:    说这个女企业家想要迫害我们孤儿院,改成旅馆之类,谣言导致孤儿院的孩子们看到这个女人就觉得厌恶。    没有办法。    女企业家暂时放弃了想法,却突然看到浪矢爷爷的孙子在网上公布,说九月十三号,解忧杂货店信箱即将重启。    九月十三?    多年前她依靠“浪矢爷爷”的指点才飞黄腾达,成为今天的成功女业家,她想要写一封感谢信放进杂货店!    是以。    九月十二号晚上,女企业家先回家一趟,然后准备出门送信,却没想到,家里突然闯进了三个入室打劫的小偷。    三个小偷蒙住她的眼睛,发出很愤怒的质问:    “你是不是要把孤儿院卖了?”    “没有啊!我怎么会……”    她立刻解释,可三个小偷根本不信,直接把她丢家中,抢了她的包就逃走,可逃到外面却发现:    车坏了!    无奈之下。    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