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天下布武(求领取大神之光) (第3/4页)
管理领地则可。而北志贺家则是被新赐予了南志贺家的领地。大神家也同样按照此前与罗氏家的约定得到了日偎城附近的一部分原大神家的领地(当然,邻进地区还会被安插上一些已经被证实完全忠于罗氏家的家臣领地),家督大神镇正由于此次及时投靠罗氏家,得到了家族上下的一致好评,一改以往的“软弱家督”的形象。 至于其他豪族,则是一律需要转封到肥前肥后以及筑后等地去,同时政良又论功行赏,将此次战役中获得足够军功的有功之士在丰后地区大肆封赏土地。 其实政良一直以来都坚持每占据一块地方就将当地豪族转封,其目的是,将豪族转封至已经完全被罗氏家控制的地区,因为有了当地的领民以及村头这样的罗氏家统治基础,架空削弱这些豪族实力的同时,可以迫使这些豪族逐渐适应罗氏家的法度;而对于新占据的地方,将当地领主转封走后。然后安置上熟悉罗氏家内部统治方式的新领主,让新领主带新领民熟悉罗氏家的法度。当然。这样的强行转封,必然是伴随着高压与血腥的。 在这期间,由于封赏的关系,本家将领也会得到不少的封赏,这样会让家中重臣的领地逐渐变得分散起来,为了管理这些领地,家臣们会将家族成员分派到各地进行管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臣族人过于集中而形成威胁),若是人手不足的。也可以聘请人员帮助管理,甚至直接交给当地村子村头代为管理也可以。反正按照领地法度,每个村子的收入都将会入册计算的,到时候领民的税收将会分成三部分,大部分留给自己,一部分给当地领主,一部分同时提交给内政阁的人员(无须经过当地领主的处理再交给国主。避免命脉掌握在当地领主手中)。 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现在为了减少各处领地的收入在运输途中的损耗,通常这些家臣们会选择将税收以及其他收入就地递交给当地内政阁,记好帐后收好凭证(为避免作弊,采取当地领主一个凭证当地领民一个凭证内政阁一个凭证的方式登记,出现误差时可以三方核对)。然后有需要时再从任何地方的内政阁处提取属于自己的税收(内政阁相当于担当了银行的角色了)。 同样的,除了各级将领外,随着军功的累计,陆续会有更多的士兵获得领地的封赏。这些人也是政良用来分散各地豪族以及家臣领地的办法,有利于避免这些家臣的领地过于集中(罗氏家法度明确规定。不经过国主的亲笔批准,领地不得私自售卖转送)。同时这些小领主们又起着对旁边大领主的监督作用。 同时政良又将因伤或其他原因退伍的士兵派驻到各个村子担当分别负责民事农事以及负责农兵童子军日常训练的村头,用以加强对基层的统治,令基层快速适应罗氏家的法度,并成为罗氏家统治的支持者以及对领主的监督者。 罗氏家之所以能够推行起这么一套,与罗氏家从一个小地主起家是分不开的。因为是几乎从零开始的小地主起家,所以它从一开始的时候就缺少了拥有庞大影响力的家臣的阻扰,有利于政良独断专行的推行这些法度。而初期跟随政良的家臣也几乎都是苦逼出身的人,那个时候只有紧紧跟随政良的脚步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所以也逐渐成为了罗氏家法度的支持者。 只是随着罗氏家势力的扩大,原本是苦逼的家臣成为了豪族家臣,一些敌对势力的豪族家臣也加入到罗氏家的阵营中,部分家臣的心思也许会有所变化的。 不过此时罗氏家已经牢牢掌管着军权,各种保证制度稳定以及法度推行的机构也已经单独建立了起来。比如军目付系统确保军队思想忠于罗氏家;只效忠罗氏家游离于豪族体系外的情报阁系统在推进领民忠君思想同时也起到对豪族家臣的监视作用;内政阁与军事阁的设立,实现军政分开,分化了家臣的权利(有政权就绝对没有军权,反之亦然),也让他们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同时为力避免家臣独大,罗氏家还会定期对内政阁军事阁官员的任职驻地进行调整,避免由于时间过长而在某地形成家臣自己的利益集团。而对外外交方面,也更是被政良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上。总的来说,罗氏家在强力家臣成长起来之前,就建立了一套职能相对细化权利分化的机构制度,并且让这些机构相互制衡相互监督,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家臣手上。让家臣失去了谋反反抗的条件。 在最为根本的土地问题上,罗氏家实行的是土地国主所有,管理由家臣负责,国主家臣(领主)领民分摊利益,同时国主机构进行监督的制度。罗氏家家臣的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家臣官职的俸禄,二是他们被封赏的土地的税赋提成。领地的日常管理由家臣按照领地法度执行,法度之外的事情由领主自己决定(保证了领主的一定自主权),领地的收入先交给国主的内政机构,然后由国主内政机构将收入分给各个领主。
为了避免家臣抵触。政良也进行了妥协,他会在日后不断地根据军功将领地封赏给家臣。家臣的领地越多,自然收入就越大(人手不足情况下,还要根据领地法度雇佣其他领民帮助管理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领地发展),由此来平衡他们因为失去部分权力而产生的不满。 这样就改变了以往领地收入由领主过手后再以年俸的方式提交给国主的方式,避免命脉落入家臣领主手中,反过来由国主掌握家臣领主的命脉。而为了增加收入,家臣领主们也会想方设法地做好领地的建设。从而也增加了国主的收入。而一般领民由于国主法度的保护,生活得到了保障,而且生活也越来越好,自然就成为了国主的拥戴者,反过来也会起到对当地管理者的监督作用。 总之,从起家的一开始,罗氏家就建立了确保统治运行的法度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运行机构(也就是工具)。于是,机构确保了法度的推行。而法度反过来也确保了机构的权利。在强力家臣成长起来之前,罗氏家的统治制度已经彻底建立,法度也已经开始深入民心。 当然,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新投入罗氏家体系的家臣会有所不满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