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8.各人有各意 (第1/2页)
这边,朱棣面沉如水,等奏事的官员离去,郑和已经恭候在那里。 朱棣身边有两个信任的太监,刘义与郑和,郑和做事很能干,他们都是跟着朱棣从靖难到现在,忠心耿耿。 “陛下!” 朱棣站起来,从他身边一阵风的走过,找了个锦凳坐下:“朕问你,对大报恩寺起火一事如何看?” 郑和没有作声,这不是他能够三言两语断定的。 朱棣想了想,忽然笑起来:“你说引天雷的人,是想让成渊死,还是想借毁坏大报恩寺报复朕?” 郑和略微思索,摇头道:“回禀陛下,奴婢不知道。” 朱棣喃喃自语道:“好计谋呀,用天雷引火,不管朕如何反应,都找不到纵火之人。 若是朕发火,便会被朝中有的人拿去利用,针对成渊。” 朱棣眉尖儿挑了挑:“听说京城死了几个白莲教的人?身份核实了?” “核实了……但不是官员所为,应该是江湖上的人。” 朱棣拍腿而起,冷哼道:“江湖人都比朕朝廷官员上心,白拿俸禄了,朕可不是好糊弄的昏君,岂能任由他们蒙蔽朕的双眼。” 陈瑛听说大报恩寺起火的事情,正得意的在家中喝酒。 还让府里管事准备了许多菜,吃的肚皮圆滚。 陈瑛认定,这大报恩寺引发天雷一定是太子朱高炽找人自导自演的。 目的是嫁祸给汉王朱高煦,再加上他和镇国公成渊因为政治站队的事情,在朝廷是撕破脸皮的,也会嫁祸给他。 而且与太子一派的人,以及汉王的人都认为是陈瑛做的。 陈瑛也怀疑过赵王朱高燧,但是纪纲那边也没有什么动静。 猜来猜去,陈瑛索性不猜了,给朱高煦写信去了。 成渊从宫里出来,疲倦的往回走。 对于大报恩寺起火一事,虽然证明清楚原因,但是背后的人不容小觑。 朝廷也因为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思和猜测。 镇国公府。 “小皇孙啊,抓到没有。” “嘘......” 顺着朱瞻基的目光而去,一只油亮青黑的蟋蟀摆动触须,发出阵阵清脆的虫鸣。 这是一只上好的铁将军,青须墨牙,一望便知是蟋蟀里的健将。 它此时正顺着成渊家的青苔砖花园游走,得意扬扬地东张西望。 这几天,朱瞻基在成渊家里发现了几只好玩的蛐蛐。 他闲着无聊,便抓着蟋蟀玩,有谄媚讨好朱瞻基的内侍就讲了斗蛐蛐的事情。 朱瞻基小小年纪,觉得有意思,立刻来了兴趣。 对斗蛐蛐一发不可收拾。 “你们在做什么?”成渊站在大门口。 几个内侍看到是成渊,立刻神色恭敬起来,纷纷见礼。 成渊是朱高炽的老师,又是驸马,还是永乐朝的镇国公,内侍都是佷会看人行事,对于成渊自然也不例外。 “国公爷回来啦。小皇孙正在抓蛐蛐。” 内侍笑嘻嘻的说道:“国公爷这府里有好东西啊,小皇孙喜欢,奴婢们就陪着他过来抓。” 说话间,金丝小罩网从天而降,牢牢地把它扣在里面。 随后,罩网被轻轻抬起一角,受到惊吓的蟋蟀奋力一蹿,跃入早就准备好的青陶罐里。 “哈哈,抓到了!” 内侍迅速把盖子扣紧,朱瞻基迫不及地啊的用指头拂了拂上头的铜钱气孔,笑嘻嘻地从地上爬起来,接过罐子抱在怀里。 见到成渊,朱瞻基献宝般道:“姑父,看看我的大将军。” 面对朱瞻基抓蛐蛐这件事,成渊脸色慢慢阴沉下来。 蛐蛐皇帝是要开始成长了?玩蛐蛐对于富人家的纨绔子弟来说,顶多是不成器。 朱瞻基玩蛐蛐,那就是历史跟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