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我的报复要来了  (第2/2页)
    朱元璋满脸的期待。    地,很重要!    这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基。    是大明朝稳定的基础!    也是大明的税收来源之一。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就是农耕文明。    朱允熥说道:“没错!当年的契丹之所以能够在辽东地区发展起来,就是凭借着广袤的土地。”    “毫不夸张的说,那里的地,就算是只差一根秸秆都能长成粮食。”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这就是那里真实的写照。”    “就算是冬季寒冷的话,我大明如今棉花已经得到种植。”    “可以将棉花制成棉衣用以御寒。”    棉花很早就传入了中国,不过一开始是在花园里当普通花朵来欣赏。    南宋时期开始真正形成纺织品,只不过没有普及。    据说,还是朱元璋发现棉花抵御寒冷十分有效,这才开始大面积使用棉衣和棉被。    朱允熥又补充了一句,“这些都是师傅托梦告诉我的!”    这种时候,就要把张三丰这张虎皮扯出来。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问就是张三丰托梦告诉我的。    反正你们都觉得他是神仙,活了这么多年,行踪飘忽不定,肯定什么地方都去过。    听到这,朱元璋和朱标两人恍然大悟。    果然,这些背后有张真人的身影。    朱允炆则是听得有些不知所措。    师傅?三弟什么时候有的师傅?    还有,三弟在说些什么?地怎么可能还会不一样?    天下的土地不都是一样的吗?    朱允炆现在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一般,满脑子的问号。    他好想问个明白,但是看眼下这个局面,他知道,自己这一次已经败了。    有些事情可以有一两次,但是绝对不能有第三次。    要是再出言顶撞,皇爷爷和父亲肯定都不会轻易的饶过他。    “来人,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刘三吾,以及凉国公等人!”    朱元璋下达了命令。    随即,他转头看向朱允炆,说道:“乖孙今天也已经劳累了,回去休息吧。”    “孙儿告退!”    朱允炆也不再留恋转身离开。    朱允熥刚要开口离开,便被朱元璋拦了下来,“乖孙先别走,就在这站着。”    “稍后咱还有事情要问你,还得让你给那些人好好的解答。”    朱允熥说道:“孙儿遵命!”    听着身后的这些话,朱允炆的心中一阵刺痛。    明明都是孙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    父亲,平日里疼爱我的父亲,怎么也不帮我说话了?    对于朱允炆来说,这些问题太难了,他想不通,他不会做呀!    朱允炆失魂落魄的走出了东阁。    看着朱允炆的有些颓废的背影,朱允熥心中笑了起来。    这一次,他完胜!    大本堂一次,东阁又一次。    他倒要看看,自己这位二哥还能站起来多少次。    背后的吕氏又还能使出来什么手段。    “是时候把这些新仇旧恨好好的清算清算了。”    “朱允炆、吕氏,还有他们背后的那些人,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的报复要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