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唐朝终建立,西游开始 (第2/2页)
改元贞观,已登极三年,岁在己丑,天下太平。但天有不测风云,慌灾不断,百姓疾苦。而这年,江州有个金山寺的金山寺,也收留了个叫江流儿,取法号玄奘的婴儿。于此同时,观世音菩萨也到了终南山,相约十八年后,让李航履行当时约定。对与早有布置的李航,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几年,李航独自离开终南山,化为一个普通道人,直接前去长安,去见一见那唐僧,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不想到了长安,还不等见到这位玄奘,却先见到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魏丞相梦中斩业龙。随后,又随着太宗魂灵径出五凤楼,随着御林军马,请大驾出朝采猎。 太宗不知是假,欣然从之,缥渺而去。行多时,人马俱无。独自个散步荒郊草野之间。正惊惶难寻道路,只见那一边,有一人高声大叫道:“大唐皇帝,往这里来!往这里来!“太宗闻言,抬头观看,只见那人:头顶乌纱,腰围犀角。头顶乌纱飘软带,腰围犀角显金厢。手擎牙笏凝祥霭,身着罗袍隐瑞光。脚踏一双粉底靴,登云促雾;怀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鬓发蓬松飘耳上,胡须飞舞绕腮旁。昔日曾为唐国相,如今掌案侍阎王。 太宗行到那边,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悮远迎之罪!“太宗问曰:“你是何人?因甚事前来接拜?“那人道:“微臣半月前,在森罗殿上,见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反诛之故,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臣已知之,故来此间候接,不期今日来迟,望乞恕罪恕罪。“太宗道:“你姓甚名谁?是何官职?“那人道:“微臣存日,在阳曹侍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后拜礼部侍郎,姓崔名珪。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太宗大喜,近前来御手忙搀道:“先生远劳。朕驾前魏征有书一封,正寄与先生,却好相遇。“判官谢恩,问书在何处。太宗即向袖中取出递与崔珪。珪拜接了,拆封而看。其书曰:
“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台下:忆昔交游,音容如在。倏尔数载,不闻清教。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又承不弃,梦中临示,始知我兄长大人高迁。奈何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觌。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对案三曹,必然得与兄长相会。万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阳,殊为爱也。容再修谢。不尽。 辱爱弟魏征顿首书拜“ 那判官看了书,满心欢喜道:“魏人曹前日梦斩老龙一事,臣已早知,甚是夸奖不尽。又蒙他早晚看顾臣的子孙,今日既有书来,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太宗称谢了。 二人正说间,只见那边有一对青衣童子,执幢幡宝盖,高叫道:“阎王有请,有请。“太宗遂与崔判官并二童子举步前进。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那青衣将幢幡摇动,引太宗径入城中,顺街而走。只见那街旁边有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就在此时,不等那崔判官呵斥建成、元吉。李航上前一步,打出一道法觉,直接把太宗照在里面。这才上前说道:“终南山练气士清玄,见过陛下以及崔判官。” 太宗得李航之助,脱身而出。见是李航,满脸欢喜道:“不知先生怎么也来了这里,是来带朕返回阳间不成?” 旁边崔判官也看着他,等着答案。摇了摇头,这才说道:“贫道正游历天下,没想到,在长安城外见到了陛下魂魄前来地府而算得陛下现在并不是魂归地府之时,特此前来查看一二。原来是阴间大王有请,因此也就随驾前来见识一二。” 听到李航回答,太宗与判官都放下心来。而崔判官属于阴间之神,利用职位之便,自然可以感受到李航属于仙人之列,不在自己管辖之内。因此,对方虽然不请自来,但依然邀请共同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