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风云骤变  (第1/2页)
    21    江南的情势是非常复杂的,明家本来独大,但是这次案件之后,明家一路衰退无可救药,各大世家立刻瓜分了江南。    虽然看起来没了明家,没了王爵的凌渊......没了王爵已经成真,因为皇帝送来的玉印金令,凌修看都没看一手扔进汸水,让他们随着涛涛大江东入海去了。    所以凌渊没了王爵,但是江南没人敢不把凌渊放在眼里,这个十四岁开始纵横江南官、商二场,把明家推上第一世家位置的年轻人,谁敢找死。    凌渊倚在临江阁门口,看着手中的信,道,“以清郡主身体孱弱,这是怎么回事?”    “公子,属下偶尔查探到的,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仔细想来,虞先生离世,以清郡主没了半条命一样,忧思成疾也不是不可能。”风起回道。    他随即心里也叹气,这封密信里,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查出了西秦现在多了的三个人,多年前的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不得不说,有些事情年轻人是做不来的,为什么他家公子吧把重点放在以清郡主身上。    “忧思成疾。”凌渊不由得冷笑,怎么可能忧思成疾,唐麒是什么人,虞景敢扔下唐麒去死,就是笃定她会好好的。    “姚晋,屈项华,董驷。”凌渊看着名单,前两个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董驷,前年明安郡水祸,有一个县一点事情都没有,那里的堤坝和桥梁就是董驷修的。    凌渊本想把董驷找过来的,不过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吃亏,怎么人就到唐麒那里去了。    他们两个人真是什么都抢,怎么就这么麻烦呢。    “公子,”白桑在门外道,“到了。”    凌渊微微颔首,把手里的信放在一旁,走到外面去了。    江南世家不少,但是真正有势力不多,大多数都是挂着祖宗的招牌沽名钓誉。    凌渊这次请了和他在生意上有过往来的人,场面颇为壮观。    其实江南混乱越久,对朝廷越没有好处,凌渊自然能在最后有更好的收获。    但是这样做,对江南百姓损害太大,这是其一;其二嘛,凌渊丢的还是自己的银子,所以现在他才将人找过来,平定一下这次的风波。    凌渊穿过人群,走到主位上,屋里的其他人随即安静下来。    “不知凌公子下帖子请我等过来,有何要事。”江南商会的会长走过来问道。    凌渊只笑了笑,道,“是温会长,请坐。”    温学实年过六旬,但是看见凌渊微笑,还是不自觉地心里发冷,尴尬不已。    当年他温学实身为温家的掌舵人,一直站让温家在江南世家的最高位上,从未出过差错。    但是没想到的是,当时不过十四岁的凌渊站在他面前,要他交出一条重要的漕运线路。    凌渊当时孤身一人,站在他面前,口气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温大会长自然不会把一个这样的年轻人放在眼里,只当他是疯了。    后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温学实就把漕运线路拱手给了凌渊,不给不行啊。要是给的再迟两天,估摸着偌大的温家都要栽倒在凌渊手里了。    温学实不敢看轻面前的男子,那绝对是明摆着找死。    凌渊依旧微笑着,温学实心虚地看着他,手心冒着冷汗。    “凌公子客气,”温学实坐下,道,“此次明家遭受不白之冤,连累公子入狱,不是我等不出手......”    “温会长误会了,”凌渊端起茶杯递给他,道,“明家之事,与诸位有什么关系,凌渊岂会因这等事情心生不满。”    “那是......”温学实捧着茶杯,不解道。    “闲来无事,请诸位一聚而已。”凌渊道。    温学实被噎地说出不会,半晌嘴里那口茶水没咽下去,聚一聚......真是个好理由,明家的人不是还生死未卜呢,还聚一聚。    “此次朝廷盐课一案,诸位多受渊牵连,渊心中难安。”凌渊又补了一句。    这一次,不待温学实回答,任家的当家人任乔出来,行了一礼道,“凌公子客气了,江南世家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明家出事,不只是给公子您难堪,更是落我江南世家的脸面。”    任乔振振有词......颠倒黑白......的话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自古盐铁由朝廷专营,但是江南许多家族都是靠走私盐块起家,积累下大笔财富。    这是多年的暗律,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明着断了江南世家的财路,皇帝似乎忽略了一些问题。    民心所向很重要,有钱人的心所向也是值得考虑的。    任乔乃是江南任家的家主,还年轻,三十出头的模样。    任乔原是任家的庶长子,本来是不能继承任家的,但是他在一次做生意的时候,和凌渊搭上了关系。    后来任家老家主去世之后,任乔得到了任家族老的支持,坐上了家主之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