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傻不傻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还不光只限于洪衍武和陈力泉。 “傻不傻啊?”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在这个时间段儿,它已经越来越频繁地成为当代人们所思考的问题。 有时是对别人,有时又是对自身。 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多。共和国在新的道路上坚持到现在,有些特殊的现象,尤其是经济现象,不可避免的开始干扰人们的生活。 于是在这个时期里,惊叹号几乎凸显为人们最主要的情感体现。跟着数不尽的惶惑和疑问也就随之产生了。 说白了吧,其实纯粹就是钱给闹的。工资永远不够使,好东西却愈来愈多。在收入和**不匹配中,人们自然会产生迷茫,进而也会失衡。 说来也巧,作为这个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标杆事件也是出自本年度的九月份。 在这个时期,一个真正被别人叫做“傻子”的人大大的出名了。 1981年9月5号的,安徽的芜湖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的文章。 随着这篇报道被多家报刊转载,不但年广九和他的瓜子随之名扬天下。由此引发的反响也堪称一场精神地震。 因为年广九每包瓜子只赚一毛钱,许多人不敢相信报纸上写的会是真的,年广九居然就靠卖瓜子卖出了一个百万富翁。于是也就有了后面关于“傻子到底傻不傻”的大讨论。 坦白的说,在此之前,年广九每卖了一包瓜子,就要多抓一把给客人,人家不要,还硬往人家身上揣的行为。尽管一直被大家说成是傻子,但其实这是再聪明不过的生意经了。 就因为“薄利多销”这一条,年广九才拉开了与别家的差异性,他的回头客总比别家多,生意总比别家旺,赚的钱自然也比别家多。 但千不该万不该,年广九却实在是不该在媒体上出这个风头。 因为虽然这篇报道等于为他做了变相广告,使他借此加速了扩张,最后发展成了日销利润两万元的百人工厂,几乎把本地的国营瓜子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甚至盛名之下,就连外地人到芜湖出差都要慕名买两斤傻子瓜子尝尝。 但于此同时,烈火烹油,这么大的名声也不是好受的,给他埋下了不小的祸根。 想想看,这个年代连“万元户”都稀少的年代,你作为一个百万富翁。岂能不成为“枪打出头鸟”的首要目标? 不知多少眼红的目光恨不得把你撕碎,巴望着看见你倒霉。 在这个私营经济初步开放,其存在的意义只为了解决就业困境的年代,你居然敢把国营买卖给逼得如此狼狈不堪。又怎能让手握官印的老爷们不警惕,不痛恨? 那么肯定要勒紧缰绳,让你知道知道自己是谁才行。 所以极为讽刺的是,不懂韬光养晦、财不露白的年广九,虽然借此报道为自己正名,向别人证明了“傻子不傻,反倒精明的很”。但同时,却又真的成了个货真价实的傻子。 几年之后,有无数人一起挑他的毛病,寻他的把柄,且齐心协力把他送进了监狱。 后来他虽因“伟人”的点名,幸运地恢复了自由。但出狱后的他,却再难把握住市场的需求和规律。 最终多年心血付之东流,饮恨商场。只落了个“精明的个体户,蹩脚的企业家”的评价。 由此可以看出,年广九简直就是一个反例,恰恰证明洪衍武选择闷声发财是多么的明智了。 当然,这不能全怪年广九利令智昏,把握不了自己。 因为没有人能像洪衍武这样,能如此客观的理解这个年代的局限性,也没有他能预知未来社会变化的本领,更没有他在商海沉浮三十年的丰富经验。 事实上,在愈来愈多丰富的外来信息和物质浪潮的冲击下,面对这个从未有过的历史时期。几乎所有人所能采取的反应和举措,都是本能的、不谨慎的,甚至是鲁莽的、急躁的 那么犯下这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而且无论怎么看,不如年广九的,还大有人在呢。 尽管许多人没有挣下这样财富的本事,但却有着与年广九相似的胆大、相似的贪心、相似的激进。 那么当然,他们也必然同样摆脱不开,特殊社会阶段所带来的矛盾、窘境与困扰。 比如说和洪衍争同一个车间的几个同事吧,他们身上的事儿就挺典型。 由于“结婚潮”铺天盖地而来,于是从这一年年初开始,这几个木匠就开始变着法的弄病假条,好去干私活,给人打家具。 这不比在车间里,非常的艰苦,又冷又累,可也真实惠呢。每顿饭主家得酒rou招待不说,活儿一干完,票子立马就进兜了。 而且活多的干都干不完。忙上一个月,每个人最少也能分个百八十块的。那就是两个普通工人的工资加奖金啊。这年头一个劳模,也无非才奖励二十块嘛。 那好,从干上这个以后,这几个小子的烟酒水准就直线上升了。偶尔回单位就散烟,就请客下馆子,那瑟得简直飘极了。 这么一招摇,起了带头作用。车间许多其他的工人也大感羡慕,就陆续被他们拉下水不少。 只唯独手艺最好的洪衍争不缺这几个钱,从未动过心。 他既不想找事,又正在师傅的严管下用心钻研木工手艺,还琢磨着怎么修理家中那些有残缺的老旧木器呢。 结果反倒因此成了车间里的另类,被说成了“有钱都不知道赚的傻子”。 可后来怎么样呢?就在这个月,这伙子干私活的人接了笔急茬的大活儿,偏偏又没那个本事,结果出事了。 他们答应主家的“老虎腿”给做成了“南瓜腿”。不但一分钱没挣到手,还让人倒追着要他们赔木料。 再后来这帮小子扛不住了,索性不认账,撒丫子跑了。 可偏偏主家很有几分本事,绕了几个弯竟追到“红星家具厂”来了。这一下事儿可就闹大了,彻底成了厂领导摆在桌面上,要一查到底的“大案要案”。 最后厂领导的集体意见是,不但要这帮小子把钱如数赔给人家,而且还得让他们把长期以来的“违法所得”全部上缴,并杀鸡儆猴地给带头几个人留厂查看处分。 这几个小子当然不干啊。退赔和处分好说,可这多半年靠滴汗珠子挣来的好几百块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