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准备 (第1/2页)
“其实这些年来,我一直琢磨着,她会不会没有死?”张皇后说。 今天的她突然间有了谈性,于是就给儿子说起自己心里的怀疑。 瑜皇子满脸的问号,母后不是昏头了吧?宫里的人都知道前废后已经死了,甚至是死透了。 “不是说死了吗?”瑜皇子终于说出问题。 张后这时候有些口渴,端起茶盏,喝着一口茶。 却发现这茶水放的时间长了,茶水发冷,茶香犹存,但茶水多了几分苦涩。 她就手放下茶盏,抬眼看了一眼儿子。 “死了?死之前会给整个京城的人,留下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皇后淡笑着说。 “那么,她就是没死,只是她跑到哪里去了?”瑜皇子有些好奇地说。“母后,咱们去找?可以给父皇说一下。” 说到后来的时候,他有些激动。 “不需要,其实你父皇早就有所怀疑,却没有查出什么来。” 张后取出绢帕,轻轻一擦嘴边。 “皇儿,她有没有真的死?和咱们关系不大。其实说起来,她要是没有死的话,说不定还要找我算账。” 说到的时候,她的语调很平静。 就仿佛那个要被报复的人,和她没有关系,说的是别人一样。 “母后,她的死和你没有关系。”瑜皇子说。 “不,我的确是欠了她的,当初她落难的时候,我落井下石。”张后说到这里,眼神里有些迷蒙。 “如果她还活着,想要找母后算账,如果只是对付我,我愿意付出代价,只求不连累到你们姐弟两个人。”张皇后很认真地说。 此刻的她眼圈发红,看着孩子说:“我应该为自己的从前做的错事负责。” “母后。”瑜皇子有些哽咽。 如果真的到那一步,他愿意和母后一起赎罪。 瑜皇子很明白,母后想要往上爬的动力。 只是现在的母后已经是大彻大悟,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女,到了生死关头依旧想着他们。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张皇后和声道。 “其实还有一个可能,她真的死了,那一切都是她在故布疑阵,就是死,也想着给你的父皇心头添点刺。” 话说到这里,张后也无法确定那位是死是活。 “父皇没有找过?” “怎么没有找!你父皇在其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派人出马到处找寻,却没有找到。”张皇后说。 这个结果,让她对前皇后是否活着并没有什么谱。 因为她可是知道,皇帝已经查遍很多地方,尤其是西北,却没有任何消息。 那个人应该死掉。 但最后那句话却隐隐另有含义,让其他人不放心。 皇族被黑了一把。 而那时候的余颖,正蹲在京城外面,休养生息。 出于灯下黑的缘故,京城查的并不严,于是很轻松就过关。 余颖就袖手在一边,吃瓜看戏。 看着那些人和没头苍蝇一样,到处找寻着人。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原主活着的时候,整个人就如同一个古井,没有什么生气,甚至被气吐血。 精神面貌很是丧,因为她没有了希望,恨不得跟着家人一起去死。 而换成余颖来,整个人就是焕然一新。 甚至在皇帝找人的时候,首要找的是一个病人。 而余颖身体看上去,虽然苗条,但在余颖的调理下,气色还好,绝对不是病人。 这也是别人根本就没有感觉,她有可能是那位出逃的病人。 另外,余颖还精通化妆,把眉毛什么微微修整一下。 即使脸还是那一张脸,五官还是原本的五官,但看起来,就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就这样,帝后两个人谁也不知道余颖还活着。 而张后之所以觉得自己有些愧疚,就是明知道那位被封宫的时候,被气得吐血,她装作不知道。 甚至那时候的她,是无比高兴的。 她巴不得廖家女早死,把位置腾出来,所以才会装作不知道。 甚至在大火起来时,她是无比的高兴。 毕竟她在封宫后,就根本就不去管坤宁宫的事物,导致有更多的人落井下石。 堂堂一国之后,甚至过得不如一个有体面的宫女。 这件事要是被爆出来,她绝对落不到什么好, 要是一把火烧掉,那么就什么都查不出来。 等到大火越烧越旺,张后有种心想事成的感觉,心里美滋滋的。 倒是皇帝脸色很不好看。 看到火无法救之后,就把那几个坤宁宫的人抓起来。 有宫女,有内侍。 他们也知道大事不妙。 原本他们在看到皇后落难的时候,并没有出手帮一把的想法。 甚至出身贫穷的他们,看到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后落难,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畅快。 因为印证了一句话:落难的凤凰不如鸡。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其他人睡觉的时候,那个好几天不见动弹的人会爬起来,放了一场大火。 他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很后悔当初自己做得太过分。 于是,他们连滚带爬地逃出来。 那个四处放火的人,竟然并没有跟着跑。 而且进入她自己的寝宫,把那里也点上,在关上门的那一刻,那一张苍白消瘦的脸一闪而过。 而他们看到这里,吓了一跳。 苍白如鬼的脸,以及那种平静中带着死气的眼神很可怕。 让他们不敢多看。 他们拼命跑出火场后,想要逃走。 却发现,偌大的皇宫竟然没有他们的藏身之处。 他们依旧是坤宁宫的人,跑到那里,都改不掉自己的出身。 甚至有聪明点的,知道他们没有好下场。 而后皇帝在审讯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已经串供完毕,一口咬定是皇后放的一把火。 当然这一点,他们看错,真正放火的是阿一。 当然,那时候的阿一是变化成原主的样子,行动间也是一直摇摇欲坠,就是皇帝在场也看不出来其中的差异。 那么他们看错,是很正常的。 而最终皇帝是大怒,把那些人统统打死。 因为他们的责任就是照顾好皇后,即使她已经被封宫,但那时候的她依旧是皇后。 所以,他们为什么不跟着一起死? 那些人就这样被炮灰掉。 不过,听了他们的供述,对于皇后的死活,皇帝心里的感觉,是死的可能性加大。 后来,皇帝终于放弃找寻有可能活着的前皇后。 但廖家人还有可能活着念头,还是存在着。 在皇帝看来,就是廖家有一只漏网之鱼,也没有什么大碍。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有啥可怕! 等到立后大典举行时,他就放弃了追查廖家人。 跟着出事后,皇帝远离了张后,就发现脾气死拗的官员,纷纷告老还乡。离开官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