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狄家 (第1/2页)
这一点,狄家夫妻做得挺好的。 虽然他们有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但还是讲良心的。 说起来,根据传来的资料上说,狄家的一部分人现在和江阴王拉上关系,余颖并没有看好这位王爷。 大鸿朝早年的皇子,一个个教育的还不错。 文治武功都是抓得很紧,皇子们有文武双全的,也有文的不行,武的行,或者是武的不行,文的好。 总之,他们每一个拿得出手的一面。 简直是,都有本事, 只是皇子们个个优秀,也会出问题,皇子们之间出现谁也不服气谁的情况。 为了那把椅子搞出不少事情来。 最后登上大宝的只有一个,而那些兄弟们都在那一场博弈上纷纷落马,死的死,圈禁的圈禁。 为此,那位登上大宝的皇帝还有些着急,生怕自己儿子辈也是这样。 好在的是,他就没有太多的儿子,就选了一个儿子重点培养。 而且,他也没有自己的父亲高寿,才六十岁就去世。 皇权的交接没有出错。 但n龙夺嫡造成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余颖就发现到了现在,皇子教育上明显出现了一些偏差。 所谓的皇族中人,心里并没有太大的格局,一个个都是只看见眼前两亩地。 这一点,是余颖一点点查出来的。 因为这些年来,余颖还在追查廖家人的死,到底是什么原因。 当然罪魁祸首是皇帝,这绝对没跑。 但不等于其他人,没有从中插手。 最起码余颖知道当年廖家人的死,就有江阴王的事。 当年江阴王供给边关的粮食,有很大一部分粮食都霉变后,再处理了一下,运去边关给边军做食物。 余颖知道后,在心里骂娘。 这是人吧? 难道不知道霉变的食物里面带着不少毒素? 就是一时吃不死人,但时间久了,就会得癌症的。 事实上,那些粮食运到边关后,有些兵士吃了之后就病倒了。 就是没有病倒的人,也不敢吃饱,这粮食不怎么对劲,才会没有力气抵挡敌人。 最后那一战打的是十分惨烈,边军们几乎是死伤殆尽,才最终守住边城。 余颖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好。 因为怎么看那些办事的人,眼光差,格局也低,竟然还是皇族中人? 江阴王之所以把霉变的粮食送往边关,就是因为这东西已经没有人要,正好被用来当军粮,一举两得。 对此,余颖的评价是:这世上还真有那种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蠢货。 普通人不能吃,那么边军就可以吃? 蠢货! 让这种蠢货当自己主君,那么她也是脑袋进水。 不管在感情上,还是理智上,余颖都对大鸿朝没有什么感情。 所以她吃饱了撑的,才会投奔什么江阴王。 除了江阴王,还有不少东西一点点查出来,她可是记了不少东西。 现在的她,就打算静观事态发展,反正有些帐可以慢慢算。 这一切,余颖是无法告知狄家夫妻的。 在看完信后,她就把信给烧了。 这是她和狄晨娘做好的约定,不要留什么纸质上的东西,以免留下来成为把柄。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空里,还是安全为上。 “哎,也不知道孩子到了吗?希望不要让他们难做。”另一个地方,狄晨娘张氏说。 她已经算过时间,孩子应该到了地方。 “应该到了,只要到了璐江那里,还有人敢动咱家儿子的?”狄三郎说。 “也是,莺姐就是咱们夫妻的贵人。”说话时,张氏是一脸的笑容。 别人也许会认为狄家的家族势大,家族里有不少官员,那么胡家就应该低三下四依附狄家才对。 但,狄三郎夫妻从来就没有这样认为。 他们是真的把余颖当成了自己小家的贵人,甚至让儿子认余颖做干娘。 后来为了儿子的安全,他们夫妻在很多时间把儿子托付给余颖,结果孩子被养得很好。 这让他们夫妻松了一口气。 后来,他们才知道他们一家人真的是沾光。 当然,现在的他们还不知道。 他们夫妻两个人盘算了着,以后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他们不求给儿子留下什么好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拖儿子的后腿。 要知道这些年来,他们还是有些长进的。 早年的时候,两个人属于那种乖宝宝那一型的,夫妻两个人做做诗,弹弹琴、画画画,啥歪心眼子都看不出来。 属于那种名士风范的夫妻。 等到儿子出事,他们两个人才醒悟过来。 他们夫妻两个人,所擅长的风花雪月在现实社会里,属于镜中花水中月。 没有实用价值,这就有些尴尬。 根本他们发现,那就是想要教育自家儿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教的东西不怎么合适。 教怎么作诗? 怎么绘画? 怎么弹弹琴? 他们夫妻的确行。 可这最多陶冶一下情cao。 而那些真正实用的东西,他们是一窍不通,比如说关于朝廷上的东西,根本就没有经验。 他们精通的是风雅。 而现在的生活并不怎么需要风雅。 他们教不了孩子,这才把儿子托付给余颖。 结果后来发现自己儿子变成黑芝麻馅的包子,简直让他们夫妻是又惊又喜。 这样子的孩子,才是能在狄家活得好。 当然儿子长期留在干娘家,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他们夫妻就常常打着看儿子的旗号去胡家待着,长长知识。 他们就是再迟钝,但也比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消息灵通不少:天下已经是大乱将起,不单单有天灾,更是有人祸。 这种形式下,虽然他们夫妻两个人学的时候晚点,甚至一辈子也做不成那种腹黑的家伙。 但还是可以加强一下教育的,预防一个小坑就被人坑住。 刚刚这么想的时候,就有人来禀告,说是狄家老太爷让狄三爷去。 一听是老太爷三个字,夫妻两个人都有些紧张。 这个老不死的,又要搞什么?张氏在心里骂着,一点也没有尊敬的感觉。 要知道早年的时候,大家族里的人,根本就不把庶子庶女当成同等人看,甚至会把他们当初奴仆一样对待。 当然,现在不一样,庶子庶女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但主流上还是以嫡为贵。 所以像老太爷这种把庶子看得比自家嫡子们贵重的老糊涂,张氏是没有什么尊敬之心的。 而且,自家儿子狄晨的失踪,就和那个庶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更可恶的时候,找到儿子后,想要讨个公道的张氏竟然在老太爷那里碰了个钉子。 所以,张氏心里有着很大意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