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西北大捷 (第2/2页)
下去,甚至朝着那些乱成一锅粥的地方走去,越走越近。 这下子,部落联盟的那些人,更加着急,于是为了抢夺逃跑的道路,干脆是大打出手,直接砍人。终于有人杀出一条血路,跑在前面。 有了一个部落这样做,那么其他部落纷纷效仿。 可以说,廖家军还没有来得及动手大屠杀,他们部落的人已经开始自相残杀。 以至于到了后来,发现真正死亡的人,大都是他们自己人杀掉自己人。 当然,侥幸逃离的部落,有干脆离开的,也有人打算投降的。 另外,就是火枪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不少异族人心里的最大噩梦。 余颖作为旁观者站在那里,没有说话。 这是燧发枪的第一次亮相,对那些没有经历过现代化战争的人来说,感觉是好厉害。 但以余颖的感觉,燧发枪还是不怎么太强大。 好在比火绳枪好点。 因为火绳枪这种一代火枪,是把火药包成一个个小纸包,使用的时候要把火药倒进枪膛里,要捅好,还需要明火点燃,然后再打出去。 开二枪之间,要间隔不短的时间。 甚至有时候根本就来不及开第二枪,无法开枪的火枪和擀面杖差不多。 火药燃烧后的气息,带有一定的毒素,吸入过多的话,会死人的。 再加上,使用过火药的火枪枪膛,是要用专门的工具清理一下,不然有可能出事,比如说无法打枪。 有太多的缺点,所以很不合适。 余颖在指点凤凰军的人设计火枪的时候,直接就放弃火绳枪。 虽然这个火枪在余颖看来,还是不够好。 缺点也不少,在雨天是无法使用的。 但后装枪是需要纸壳子弹的出现,这牵扯到了更多的东西。 一时间到不了这个高度。 才选取相对简单的燧发枪,再加上有正确的使用方法,才开始使用。 通过这一次旁观,余颖感觉燧发枪采用的轮番射击,还是比较成功的。 和余颖一起旁观的人,都在注目这一次的战争。 不少人看到这一幕,感觉这种火枪很不错,很想着自己也能搞到。 当然,也不乏专门的设计人员,在一旁看着,看看怎么能做的更好。
就这样,火枪的出现,开启了新的纪元。 还有,因为在动乱中,人口减少,所以大量的女性也开始加入各行各业,能够挣钱。 余颖在这些年来,已经换过不少女侍卫。 这些人里大都成为工作中的骨干,也有人成为专门的老师。 这也意味着女性的地位,开始有了进步。 所有的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的,时间久了凤凰军的人已经习惯。 而一旦习惯,那么就意味着有一天成为主流。 另外,西北军中还是很注意思想教育的。 让每一个人有了信念,有了自己所要为之奋斗的将来。 最终,西北大捷, 甚至有消息传来,廖家军以最少的伤亡取得最后的胜利。 与此同时,廖家军宣布西北独立,不再是属于大鸿朝的地盘。 即使早年的时候,皇帝已经渐渐失去对西北的掌控,但他依旧是喜欢名义上的主宰。 廖家宣布:和皇帝是势不两立。 “廖熙!”皇帝叫喊着。 在知道西北独立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同时接到了西北大捷的消息。 气得不行的皇帝,想要把龙案掀掉。 但因为皇帝年老体弱的原因,就没有掀动,差点闪了自己的老腰。 “陛下!” 内侍想要扶住皇帝,却被他甩开。 气急了的皇帝踹了一脚龙案,结果脚尖差点痛死。 于是在内侍第二次搀扶的时候,就没有甩开。 上了步辇后,皇帝感觉很疲劳。 他心里说不出的绝望,辛辛苦苦那么多年,竟然没有人同情他,却是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 他感觉心很累。 他已经无力再去那个地方坐坐。 从廖家真的开始反叛开始,他已经不去那个地方。 因为那里的一切都在提醒他自己,曾经有一张好牌,就这样被他丢弃。 最终造成今天的局面。 好生后悔! 却有不能后悔。 他手下多是一些无能之辈,有点本事的人都在为自己着想。 天下,他已经无力控制。 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打进来,皇帝已经看透这一切,却没有想死的念头,他要亲眼见见廖家人,了结两家的恩怨。 当然,现在宫里的人们一个个也都是战战兢兢的。 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城破。 甚至也有妃嫔想着让自己儿女跑掉,但又害怕他们一个个从小都是娇生惯养,就是到了外面也不容易活下去。 这一点倒不如张后的两个儿女,他们从小并不受皇帝的喜欢, 张后又醒悟得早,还是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这些年来,宫里的妃嫔恨不得知道张后的儿女在哪里? 然后让儿女投奔他们而去。 但想想就不可能,他们还不知道是死是活,所以宫妃们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只能是硬挺着。 唯独张后老神在在,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紧紧的。 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祈祷成真。 想要看看他们。 这些年过去,张后知道已经有了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更加希望出去。 不过她的年纪大了。 还是比较注意的自己的身体。 当然,她也知道了廖家军的消息。 在知道廖家军取得大大的胜利之后,她有些明白那位的想法,廖家终于要开始用实力说话。 他们终于第二次造反,而皇帝还不知道实情。 活该。 对于皇帝的窘迫,张后心里是说不出的幸灾乐祸,让他这样对待廖家人。 张后知道,皇帝虽然在对待廖家这个事情,是比较苛刻的。 但他的想法、政策,并不是全错。 可惜的是,歪嘴的和尚年坏了经,有太多的人想要保住自己的利益,他们死活不同意皇帝的变革,最终拖死了这个朝廷。 然而,皇后并不怎么同情他,因为他倒霉了,她很高兴,就是这样。 她就是一个小心眼的女人,自己活得不好,自然希望皇帝也不好过,要痛苦,就一起痛苦好了。 好在的是,她有儿子、女儿,她说不定会享受天伦之乐。 而皇帝,就没有多少好活的时间。 看他还能撑多久? 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