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李贤练军 (第3/3页)
巧不一!我只看到了一片‘乱’糟糟的场面!”那名被‘抽’调出来的新卒斟酌说辞,如此答复。
“听见了吗?别不服气,我对他的想法深以为然,我告诉你们,刚才你们不像是在战场厮杀,而是在街头斗殴,我要的是千万人如一人,千万招如一招的感觉,而不是现在这样”,吼着吼着,李贤渐渐找到了感觉,“想想看,日后你们要面对的都是各地‘精’锐,兴许在现在,你们的力量和技巧都能比你们的对手略高一筹,但到了校场比试那天,你们的对手有很多人都是武艺高强之辈,你们有把握能用你们的力气、技艺胜过他们?” 众人不敢答,李贤高呼“我说,不能!” 新卒心有疑问,却不敢多言。 “好了,两队合作一队,组成四纵五列方阵,嗯,把我最中央的位置空下来” 相梁大骇“使君不可,万万不可呀”。 罗戈等人也是连连劝阻,直到最后李贤说了这么一句“难道你们竟连保护我的信心都没有?” 罗宪咬牙大呼“有!” 相梁还‘欲’再劝,可李贤已经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下邳城,李贤的一举一动都在董承的掌控之中,此时,听到李贤亲身练军,董承嗤之以鼻,道:“战场厮杀可不是孩童游戏,李贤懂什么?” 陶谦府中,陶谦慧眼如炬,道:“长途奔跑,是想增强他们的体力;站队列队,齐步前行,这便可以增强队伍的气势,更可以让他们熟悉彼此,懂得同进退,共出击的道理。这样一来,一旦到了战场上,他们就可以用一个整体对抗敌人。以此种种,李贤所思所想,俱是奇思妙想”。 陶商低声道:“父亲,李贤崇尚进攻,不提倡防守,这你又怎么看?” “李贤聪明的很,他知道,如果仅凭队列和体力,新卒很难与武力高强的羽林军厮杀,可是,如果摒弃防守,一味进攻,便可以用他们最擅长的方式来对抗羽林军” 陶商赞不绝口:“李贤真乃兵法大家也”。 时光如梭,转眼间,李贤与刘协约定的一月之期就已经到了。 校场内外,鼓角连天,旗幡招展,御驾还没到,那铺天盖地的仪仗队就已营造出一派恢弘、隆重的气氛。 鼓声阵阵,不多久,刘协的队伍就已经接近了观礼殿。飞檐斗拱的观礼殿。虽说是殿,却有柱无墙,倒像个大亭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柱子上雕刻的巨龙似要脱木而出,那威武不凡的龙头高高扬起,像要飞升而去。 这观礼殿是李贤命人赶工出来的,粗略看去,景‘色’很是不错。 大步踏上台阶,刘协正在憧憬着是什么,赞礼官清朗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皇帝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早已在殿角下等待的文武官员,立即应声跪倒,接驾声响成一片:臣等恭迎圣驾。 刘协随意的挥了挥手,嘴里道“众卿平身”。 坐在观礼殿最中央的那把椅子上,刘协的思绪已经飞到场外,虽然在面上他仍然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模样,其实在他心里头已经翻起了滔天巨‘浪’。 没有人能够比他更清楚这场比试的重要‘性’!这不是一场娱乐‘性’质的切磋‘交’手,而是关乎他刘协能否稳定皇权的关键一战,成功了,李贤可能就会缓缓的放权给他;失败了,那掌权便遥遥无期。 想着想着,刘协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事到如今他反而没有了那种紧张的压迫感,更有种解脱的释然,反正成功失败就在此一举,担心又有个鸟用! 话说回来,刘协对那帮羽林军还是很放心的,一千人中,有两三百人都是有武功底子的新卒,有他们在,羽林军想败都难。 咚咚咚!急切的三通鼓响,比试的双方开始进入校场。 率先进入校场的是刘协的羽林军,刀盾兵、长枪兵,这是羽林军的主力配置。 “看,李使君的新卒出场了!”底下不知道是哪个冒失的官员叫了一声,刘协目光一凝,在三百步开外的地方,黑盔黑甲黑枪杆的千余名青州新卒出现了,他们昂首‘挺’‘胸’,大步前进。 “咦,竟然这般齐整”“啧,手臂不动如山,‘腿’脚移动如风,真真是个好队列!” 一千对一千,规模有些大。 李贤略一琢磨,便开口说道:“陛下,校场规模有限,不如将军士的数量从一千降到三百?” 刘协听罢,大为欣喜,人数越少,对他越有利。 强忍着喜‘色’,刘协缓缓颌首,道:“便依李使君所言!” 刘协的羽林军俱是白甲,与李贤的新卒比起来,对比强烈,他们一个昂首‘挺’‘胸’,一个闲庭游步。 忽地一声锣响,羽林军与青州军蓦地停转,在两军之间有大约二十步的距离,这么一个距离可以让攻防的双方在进攻中作出适当的调整。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在这一刻他们顾不得感叹惊讶,只是深深的屏住呼吸,生怕打‘乱’了黑白两军的部署。 三个呼吸的时间过去,黄献与羽林军的一名副将同时举起手臂,示意比试可以开始。 传令官在征得刘协的同意之后便下达了较量开始的命令。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