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_第531章 欲擒故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1章 欲擒故纵 (第2/3页)

德多次出手,我徐州儿郎还不知道要伤亡多少”。

    张飞淡淡地摆了摆手,道:“我只是与曹cao有仇,见不惯他们猖狂,却不是要为你出力”。

    李贤也不尴尬,他一饮而尽,道:“无论如何,翼德这两年助我良多,我都心中有数,这酒我先干为敬”。

    任谁被晾了两年都会心中不爽,张飞更不例外。

    此番,李贤敬酒,张飞却是说道:“不知道使君此番为何而来?”

    “当然是为了翼德你”

    “嗯?此话怎讲?”

    “昔日,翼德因为刘玄德之故留在下邳,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我苦思冥想,觉得对翼德来说颇有不公,哪有让真凶逍遥快活,却让你受累的道理,所以,此番我就是想来告诉你,翼德,之前的事情一笔勾销,从今以后天下之大,你大可去得,不必再困于徐州之地”

    张飞眼前一亮,可是,片刻之后又重新黯淡下来。

    “咕噜噜”,又干了一樽之后,张飞“哈哈”大笑,道:“李贤,我只问你一句,那孔融到底是不是你杀的?”

    李贤叹了口气,道:“孔使君待我不薄,我爱戴他还来不及,怎么会去杀他?”

    “嘭”,张飞一巴掌拍断了面前的木案,道:“好,就冲着你爱民如子这一点,我信了!”

    李贤心中窃喜,只要张飞心里没了芥蒂,那就有戏。

    想到这里,李贤欲擒故纵,道:“离开徐州之后,不知翼德想去哪里?”

    张飞瞪起铜铃大的眼睛,道:“谁说我要离开徐州的?”

    “嗯?”

    “我张飞自诩有几分武力,难道入不得使君之眼?”

    李贤哪敢承认?

    这时候谁要是承认谁就是傻子,李贤急忙说道:“翼德说笑了,谁人不知道张飞张翼德有万夫不当之勇?之前一直未曾叨扰,却是怕适得其反”。

    张飞这才缓了口气,淡淡地哼了一声。

    这招欲擒故纵果然有效!

    李贤又道:“翼德若能留下来助我,我自然是万分高兴”。

    “且慢,我只是暂时不走,没说以后不走”

    “翼德的意思是?”

    “我在徐州待了两年,你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中,不得不说,很合我胃口,正因为这些,我才愿意留下”

    李贤不置可否。

    “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如果哪一天我觉得你做出什么事情让我无法接受,我会选择离开”

    “翼德是个爽快人,无论何时何地,你若想离开,我绝不阻拦”

    “好,就冲这一点,我这条命便卖给你了!”

    “哈哈,得翼德,如得千军万马!”

    李贤、张飞都没有提及刘玄德,二人兴致极佳,都不想扫兴。

    一个时辰之后,宾主尽欢,李贤又收一将!

    能够从刘玄德手中将张飞撬过来,李贤觉得很是意外,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现在,不但做了,而且还成功了。

    张飞愿意投靠,这是好事,可是,如何安置却成了伤脑筋的事情。

    北上青州,主将是田楷,不再更换。

    田楷武艺不如张飞,但脾性却北张飞要强多了。

    张飞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货色,让他北上青州,很容易与太史慈他们发生冲突。

    反观田楷,他在幽州多年,曾有独领一军的经历,早就养成了排兵布阵的习惯,由他作主,最起码不会闹出事端reads;。

    与徐庶商议一番之后,李贤决定让张飞自领一军,不受田楷约束,这样以来,双方都可以交待过去。

    新卒营北征之日,朝廷的谕旨终于到了。

    当擢升李贤为征西将军,兼青、徐州牧的消息传遍之后,青州、徐州的百姓欢欣鼓舞,不管怎么说,难得大方一次的皇帝倒是做了件好事。

    李贤立功无数,麾下兵马更是战功赫赫,可是,李贤从未争抢过功劳,能够分润的,李贤绝不会独吞,因为这一点,李贤赢得了无数人心。

    升官了,终于又一次升官了。

    汉朝的官员没有品级,只有俸禄。

    征西将军,秩二千石,上头还有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

    州牧与征西将军比起来可远远不是俸禄名号不同的那么简单。

    有了这征西将军的名头,李贤南征北战便有充分的理由。

    李贤扩充实力也就变成了奉旨行事。

    换句话说,只要李贤愿意,他随时随地可以炮制一份吃空饷的人员名单,而这名单的限额是六万人。

    六万人,无论放到哪里都是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好在李贤身兼两郡之职,不然,这么的部众仅仅凭借徐州肯定是不足数的。

    圣旨抵达的这一天,下邳城内外锣鼓喧天,众人齐声恭贺李贤荣升之喜。

    有关内的客商闻讯之后急忙奉上礼品若干,以求得与征西将军相见。

    现如今,徐州、青州的贸易事宜全由李贤一言而决,若是李贤开明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些商人便乐开了怀,可一旦李贤严酷些,对过往客商严加搜查的话,那么,与青、徐两州做生意的那些商人就倒了大霉。

    李贤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海商获利甚大,牵连甚众,若是因此堵塞商路,怕是要打碎无数人的钱罐子,得不偿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