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淡水河 (第2/2页)
,刘国轩屠村,王新宇倒也没反对。 只不过要控制住整个东番岛,完全采取屠杀的手段也不行。后来倭人大败了满清,迫使清廷割让台湾给他们,倭人就对当地土人采取了分化手段,抵抗的杀,剩下的把他们带入到文明社会中。正因为倭人给台湾当地土人带来了铁路、电力、教育,而不管是明郑集团还是后来的清廷,都没有给当地人带来过文明,所以很多当地人就非常感激倭人,认为没有倭人,他们就不可能进入文明社会,还是山中的野人。 “可是时间紧迫,我们又如何去争取当地人?”刘国轩问道。 王新宇面带自信的笑容:“办法还是有的!东番岛上不是有不少早些年过来的汉人?通过他们帮忙,我们只要几天时间就能取得当地人信任!” 船队抵达东番岛北面,这时候王新宇才发现,这时候的台北一带,和后来的台北一带地形有很大的差别,自己凭借前世记忆绘制的台北地图根本就用不上。这时候的台北平原一带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淡水河和基隆河几百年的冲刷,才有了今天的台北市区一带的平原。 地图指望不上了,王新宇只好下令,让人去探路。 李锐亲自带着几名亲兵去探路,他们划着小船驶入港湾,朝着沙滩方向划去。 “船!外面来了好多大船!”猎户少年小虎看着海面上如林的桅杆,惊恐的瞪大眼睛。 “是海盗来了!快回家告诉爹爹!让村里人去躲一躲!”meimei山桃虽然年幼,但十分懂事。他们误以为琼州军是海盗,于是想跑回村里禀报,让村民们躲入山林暂避匪患。 当年台北一带并非没人,河边的平原上生活着不少宋末逃难来到这里的汉人。当年台湾被称为琉球,元军入侵江南,江南百姓逃难去了福建。那时候福建真正的老大蒲寿庚安排不了那么多人,只好让他们去了琉球。这些百姓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到了明朝中期,倭寇兴起,这里的百姓常年受到倭寇sao扰,他们只剩下两条路:一是逃入深山老林中;二是加入海盗,祈求得到海盗的保护。 再后来,郑芝龙的老大颜思齐开发台湾,带来了不少汉人。颜思齐作为当年最大的海盗集团,击败了倭寇海盗,使这里的汉人暂时获得了安宁。颜思齐死后,郑芝龙被明廷招安,就顾不上这里,结果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陆续到来。但是台北的位置远不如台南重要,所以西方人在台南建立了城堡,台北一带就成为无人管辖的地区,不管是荷兰人,还是后来的明郑,还是台湾当地的大肚王国,都管不到这里。 明末清军入侵,又有不少汉人逃难来到台湾,在这里开发土地,捕鱼捕猎为生。可是性格忠厚的汉人,在海盗面前却根本无力抵抗。每次海盗来袭,他们都躲到深山老林里面,等海盗走了,再回到村里。 “这天杀的海盗!每次他们来了,我们的村子就被他们烧光了啊!”听了小虎汇报的情况,小虎的父亲赵大鹏感叹了一句。 尽管十分舍不得离开这里,但他们还是不得不收拾物品,全村人拖家带口,带着瓶瓶罐罐逃离了他们生活的村子,躲到后面的山林中。 村子被烧掉了可以重建,农田被毁了可以再耕种,但人没了就不能复活! 李锐和亲兵划着小船,进入河流,逆流而上,划了大约四五里路,李锐突然看到河边有成片的水稻田,还有一座小村子。 “上岸!”李锐下了命令。 小船在河边靠岸,李锐带着亲兵跳上岸,沿着田坎小道,走近村子。 “奇怪了,这时候是做饭的时间,怎么那么安静?”李锐见小村中一点动静都没有,不仅没有人声,没有炊烟,而且也没有狗吠,没有鸡鸣,也没有牛羊猪的声音,感觉十分奇怪。 “大人,卑职带几个人进去看看!”一名亲兵道。 “小六子,你小心些!别中了埋伏。”李锐点了下头。 那位名叫小六子的亲兵,带着七名士卒进入了空无一人的小村子。他们小心翼翼的走进村子内,没有发现任何动静。再看小村子的房子,很多人家门都虚掩的,轻轻一推,门就开了,房屋里面也是空无一人。 小六子走进一间破烂不堪的卧室,发现床铺上虽然没有铺盖,但床板挺干净的,好像是这里的人刚走不久。 PS:luo奔两个月了,点娘终于给了推荐,感谢点娘,感谢编辑。这几日两更,中午12点还有一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